那么,中国在美的留学生到底状况如何?
不可否认,近些年在美的中国留学生的确被负面新闻缠身。从酒驾超速到拉帮结派的校园霸凌,虽然不可以偏概全地用仅仅几条负面新闻否定数十万的留学生,但新一代的95后的留学生的确让众多教育学者和家长表示担心。那么,这些刚刚20出头的小留学生,在美国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BBC新闻:
中国在美的“富二代”们更会利用手中的资源进行艺术投资
BBC在今年5月探访了美国各个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后,发表了一篇题目为《不是所有中国富二代都在烧钱》的文章。报道中提及,一直以来备受媒体和大众攻击的中国富二代,正在试图改变公众对他们的浅薄印象,期望通过自己的社会地位及财富更好地回馈社会。在美的这些留学生很多将资金投入在油画、雕塑、装置艺术上建立博物馆举办展览,并与当地美国留学生和名家交流。
位于加州的一位受访的林姓留学生在2016年举办了个人的小型展览,将他个人收藏的艺术品和汽车以免费的形式共当地人参观,并与其交流讨论。在接受BBC采访时,林说他感到很荣幸能以这种方式将他的个人收藏展示于人前,并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和教授共同探讨艺术收藏。他说,艺术改变了自己审视世界和社会价值的方式。在展览中,与不同背景的人交互交流艺术让他将目光从艺术表面的美转至于艺术能够带给生活的意义和改变。
BBC评论说,这些来自于中国中产以上家庭的学生不仅仅拥有父母传承下的财富,更多的是不同于很多同龄人的眼界和经历。也正是这些,让这些20出头的中国新生留学生逐渐在美国各大名校中争得一席之地。
美国校方人士:
“中国学生普遍不爱惹是生非 被开除率低于本土学生”
约瑟夫·斯坦梅茨博士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在谈到他眼中的中国留学生时,他表示中国学生的退学率远远低于美国本土学生。俄亥俄州立大学现有6200名外国留学生,来自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其中,本科和研究生有3800名中国留学生。
2014年至2015年,因学业和非学业因素,中国学生离开学校的比例为1.1%,而同期美国学生离开学校比例约1.7%。2013年至2014年,中国学生离开学校比例为1.3%,都低于同期本土学生的开除率。
而在搜狐教育《智见》的留学声栏目采访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中国办公室的首席代表Justin O’Jack时,谈到就读于弗吉尼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表示相比于追捧美国party文化的美国学生,中国留学生给校方留下的印象大多是较为内向和顺从,中国留学生普遍并不爱惹是生非。
美国当地学生:
“中国留学生有自己的小圈子”
伊曼纽尔·奥古斯丁是就读于南加州大学的大三学生:我们学校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几乎在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总体来说,他们给我的印象不错,在校表现称得上良好。他们中有不少人一看就很有钱,但这绝不是我能接受他们的原因,对我们这些当地学生来说,他们富裕与否,并不是我们决定是否和他们交朋友的原因。
偶尔我会看见他们开豪车,但这不是普遍现象,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其实没有这么好的车。我有一些中国留学生朋友,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他们在这里学习的费用,都是由家里提供。很多中国留学生会和我们一样,在校园内寻找打工和实习的机会。
我们学校学习压力挺大的,我觉得一部分中国留学生和我一样用功,为了换取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常常学习到很晚;但是也有些人非常聪明,他们不需要怎么刻苦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当然也有些中国留学生习惯性地逃课,但逃课可能发生在任何一种背景的学生身上,学校内也并没有中国学生不努力的传闻。
应对中国留美低龄化引发的挑战
家长的角色很重要
深究中国留学生在美频出状况的原因,留学逐渐低龄化或许是其中的主要原因。《2015美国门户报告》中指出,本科生已经超越了研究生,已经成为了赴美留学的主力军。这些年轻留学生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在国内高中忙于学业,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只身前往美国后,由于无人监管、缺乏自我判断等原因,导致行为偏差,我行我素。
因此,在留学生家长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出国前,家长不应仅仅关注留美申请的成绩和材料准备,更多的需要陪伴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价值判断,并教导学生如何在文化冲突、文化差异面前迅速适应,避免心理落差,从而导致更多不必要的问题出现。除此之外,年轻的留学生普遍没有经过法律方面的教育和相关培训,法律意识淡薄。因此,父母应在出国前,甚至更早开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对相关法律条规的了解和认知,避免触犯法律而不知情的情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