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申请季,想得到心仪的offer,前期准备很重要,在递交申请环节和面试环节也表现出众。小编邀请到了两位资深外籍顾问,Connor Docherty和Christian老师,为大家解析如何才能从申请中脱颖而出。
Q1:申请去美国留学的时候,我们是在和全世界的学生竞争吗?
Connor Docherty:
并不是的。留学生们首先需要意识到的一点是,你们不是在和美国学生竞争。在申请大学的过程中,美国学生跟你们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申请人群体里。大学对美国人和留学生的判断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大学在具体看每一份申请之前,会先决定将要录取多少名国际生。比如说他们会决定某一年要录120个国际生,其中可以有60个中国人。之后他们才会看所有中国的申请人的资料,然后从所有人里选出60个。就算某个申请人特别优秀,他们也不会录超过这个数字。所以你需要知道,在申请这些大学的时候,你的对手是其它的中国学生。当你明白这一点之后,增加你竞争力的方式就很明显了——在中国人里脱颖而出,而不要和美国学生比。
Q2:有一些中国学生在美国读高中,大陆背景的申请人和美高的中国申请者有什么不同吗?
Christian:
我觉得大陆背景和美高的中国申请者有两点区别:主要体现在课外活动和写作风格两个方面。美高的学生普遍会上更多的英文课,他们的老师会教他们如何用英语写作,以及如何用证据来支撑他们的论点。美高的学生还有更多可以选择的课外活动,比如水球或者排球。他们可以参与的活动整体来讲更多一些。对于在大陆的学生来说,他们能选择的课外活动通常来说会少一些,写作的风格也会浮夸一些。他们普遍不会用那么多例子来支撑自己的文章。所以我们在帮助学生申请的时候,在修改文书方面会花费最多精力。
Q3:美国招生官是如何看待中国留学生的呢?
Connor Docherty:
美国大学的招生官普遍有两个关于中国学生的刻板印象。
第一个是比较正面的:中国学生都很用功读书,成绩普遍很好,一般也不怎么翘课,普遍都是好学生。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系统更加的严格,更加有压力,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课业负担比美国重得多。美国最好的高中也没有一个普通中国高中的课业量大。所以中国学生有这方面的准备,也都在课业上很成功。美国大学知道这点,这就是为什么在美中国学生,会比同学校的美国人有更高的平均SAT。
第二点比较负面:学校认为中国学生不热心于活动。中国学生比较少参与课外的活动,他们在图书馆兼职的概率小很多,加入学生会的几率也小很多,更别提加入体育队了。甚至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都少很多。他们不会成立很多的社团,或者像美国人一样加入很多社团。他们也不会做很多志愿者的工作。
这个事情是很多原因导致的。最明显的,比如说,他们并没有在一个橄榄球的文化里长大,所以为什么要参加橄榄球比赛?他们所在的地方不是自己的家乡,所以为什么要做义工?他们的英语程度不如美国人,所以也不会去竞选学生会。中国学生忙着适应美国的生活,努力着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生活,所以他们对学生会既没时间,也不感兴趣。虽然肯定会有例外,但总体来讲是这样的。
Q4:如何才能打破刻板印象,获得招生官的青睐呢?
Connor Docherty:
我对中国申请人的一条很重要的建议是:在文书和面试中告诉大学,你将如何破除刻板印象。如果你可以让招生官相信,在他们的学校就读期间,你将会成为一个志愿者,或者参与社团活动,或者对体育活动很感兴趣,以及有兴趣参与学生会。如果你能让他们相信你将会做到这些,你将会打破他们对中国学生的印象,从而使你脱颖而出,更可能被录取。
如果是明年申请的同学,可以通过这一年的时间多参与实习和课外活动,比如美国硅谷科技创新项目等等,提高自己的软实力。
Christian:
我比较建议申请者们要有目标性。不能很表面的喊着我要申哈佛,我要申MIT,申请者需要做好对学校的研究。在一所顶尖大学上学是很难的,所以你必须要确尽量消除那些耽误精力的东西。越了解这所学校,在文书和面试时你的成功率就越高。
说一个最基础的入手点。你可以通过查看学校官网,或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身考察校园。如果你不能亲自去的话,现在很多大学都在网站上提供虚拟游的项目。你可以通过这些项目迅速查看校园,以及某个校园的独特之处。通常情况下大学的官网上信息都很详尽,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自己喜欢的大学是很简单的。你可以查找感兴趣的课程,或者看看自己认不认同这个学校的校训。并且对于留学生来说,还需要确保这个学校的地理位置是让你满意的。
只有做好了这些准备,在申请和面试的时候才会更加有优势,使你能够更加轻松的赢得竞争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