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引导小学生做菜:“奇葩作业”中的一股清流

      十一二岁的孩子,在你的眼中应该是什么样子?重庆市巴蜀小学6年级的学生能把一条鱼做出三道不同的菜,班里37个孩子每人都会20个左右的拿手菜。

      这门“手艺”得益于他们从2年级开始的一项家庭作业。该班班主任所说,做菜看似一个普通的活动,但通过坚持可以督促学生回到生活实践中去,热爱生活,懂得生活,通过生活小事的锻炼,能够自食其力,用行动来服务于家人,共同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在小学生普遍忙于参加各种补习班、培训课的当下,所谓“大厨班”的横空出世可说是一股清流了。

      过去,对小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一贯为主流教育观念所主张。而最近一些年以来,关于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却陷入了一种“去实用化”和“脱实入虚”的趋势。比如说,学校也会布置一些动手作业,但往往都是“养蚕”、“做PPT”之类,因其严重脱离小学生日常的生活场景,故而往往都沦为了家长代劳。受此影响,各式各样的小学生奇葩作业,一再激起家长们的强烈反弹。其本质原因,仍然在于所谓的“生活技能培养”,陷入了一种“偏、难、怪”的误区。

      值得反思的是,如今很多时候,小学对于学生“非课业教育”的展开,为何总是伴随着显而易见的形式主义与表演色彩?一方面,诸如“帮父母洗脚”“社区捡垃圾”等尴尬作业层出不穷,并每每引发巨大争议;另一方面,一度作为家庭作业经典项目的“干家务活”却越来越不被重视,甚至不少学校索性对此一字不提……各种各样时兴的、流行的元素颠覆并重构了小学技能教育、价值教育的内容,而很多时候其显然难言成功。

      在一个摇摆的、试错的年代里,重庆这所小学的“复古”式的教育实践,更显得难能可贵。其最为人称道之处在于:相信过往传统所积淀下来的“教育经验”,相信真实的生活所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的积极改变。鼓励学生下厨做菜,就是为家长和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然而然的交流互动场景,这整个过程内嵌于日常的生活本身,家长很容易参与其中,孩子们也不至于莫名“出戏”,这远比那些刻意为之、僵硬生造的奇葩作业要高明多了。

      回到生活本身,而不是跳出生活之外,对小学生的技能培养或曰价值教育,理应立基于此。当然了,“做菜”无疑只是众多可用的选项之一。但凡教育者能够跳出对所谓流行的拙劣效仿,真正回归“成熟的传统”,一切便会容易很多。

      责任编辑:庄婷婷
      男子出租自己月入过万:向姑娘问好 陪男人泡澡
      菲律宾21岁火辣女老师秒杀家长眼球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7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