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警企校媒”合作打击电信诈骗 青年学生为最大受害群体

      4月7日,主题为“全民防骗 益呼百应——中国青年好网民志愿行动”的山东省反电信诈骗公益合作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公安厅、阿里巴巴安全部等代表开启启动球。“警方+企业+高校+媒体”四方联合围剿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模式系全国首创,引发媒体关注。

      青年学生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最大受害群体

      提到电信网络诈骗,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画面是大爷大妈不听劝阻非要给骗子转账的情节,但实际上,电信网络诈骗的最大受害群体是在校大学生。

      据山东省部分地市反诈中心不完全统计,青年学生在网络诈骗受侵害人中几乎占到50%,钱盾的拦截数据也显示,大学生收到的诈骗短信和电话快速增长,已经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行为最集中的群体。

      一直以来,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猖獗局面,全社会一直缺少全面、深度的联合打击模式,仅凭单个部门、机构防治、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显得捉襟见肘。

      据了解,山东省反电信诈骗公益合作在全国首创了“警企校媒”跨界合作模式,充分体现“群防群治”的精神。

      在4月7日发布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全新模式中,山东广播电视台以公益形式传递防骗知识;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进行打击;钱盾反诈公益平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警方提供精准的溯源打击,同时提供最及时全面的反诈骗知识;山东各高校以及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的参与,可以让反诈知识宣传聚焦在最精准人群。

      据介绍,针对山东省乃至全国高校的反诈知识宣传活动也同时开启。4月7日起,在山东省范围内,覆盖山东大学等山东省内20所高校的反诈骗知识宣传活动正式启动。4月8日,首场反诈知识进高校主题活动将在山东财经大学进行。

      钱盾反诈公益平台护航“警企校媒”跨界合作模式

      据悉,钱盾反诈公益平台是本次合作中唯一的技术支持方。平台负责人刘加伟介绍,从事前预防的反电信网络诈骗预防教育,到事中的诈骗电话/短信的实时识别与拦截,再到协助警方进行溯源打击,以及最后兜底的赔付,钱盾反诈公益平台完全覆盖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整个链路。

      自2016年10月,国务院联席办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开发推出钱盾反诈公益平台,是国内唯一具备全链路反电信诈骗能力的专业平台。该举措发布后显示出了强大号召力,目前已经有厦门、郑州、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公安机关加入该平台。

      几个数据可反映钱盾反诈平台的威力。

      最早接入钱盾反诈骗平台的厦门警方数据显示,已有超过20万厦门用户,每月可在平台保护下自动拦截数万个欺诈电话短信和病毒木马。

      郑州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的数据也显示,2015年12月1日至今,已累计处理各地流转警情19000余起,打击处置涉案银行账户11000多个,成功封堵涉案资金9000余万元,2016年全年发案量同比下降17.24%,涉案资金同比下降1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反馈的数据则显示,在该辖区范围内,钱盾反诈骗平台的正式启用以来,下载使用量已近100万用户,拦截疑似电信诈骗电话,短信10万余条,查杀病毒40万个,避免群众损失上百万元。

      据山东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透露,钱盾反诈公益平台将为“警企校媒” 合作模式全程护航。活动期间,一线的反诈民警也将对校园多发诈骗案例进行解析,山东交通广播将开设反电信诈骗节目,多管齐下,帮助大学生提升防范意识。

      本次公益宣传活动也得到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大力支持,据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负责人魏鸿介绍,除山东省外,其他省市高校也将被纳入到反诈公益宣传的计划中来,“百城千校反电信网络诈骗系列讲座”也将从山东省覆盖至全国,真正实现全民、全社会反诈局面。

      发布会上,魏鸿发出倡议,希望大学生“积极加入全民反诈公益行动,争当中国青年好网民,志愿守护净土,共创网络安全”!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朝鲜空姐着新版制服亮相 裙子长度变短
      男子为街坊救火身亡 女儿跪地呼喊父亲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7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