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看完不会被坑!现在的车喜欢在哪个配置减配?

      最近雾霾天很重,但兵哥发现生活中,就算没有雾霾,有些事情我们也是看得云里雾里。

      比 如?

      买的手机16G内存而实际可用的只有....

      说好的大杯可乐到手一晃全是冰

      有了女朋友才知道

      原来女生的胸部

      就像海绵里的水

      是可以挤出来的

      (除了小美)

      就连以前舔一天都舔不完的

      奥利奥也缩水瘦身了

      生活中缩水的事情层出不穷

      有些厂家估计在减配的路上

      边减边嚼了炫迈

      那么其实 汽车减配 都减哪了?

      它们对我们的用车有影响吗? 

      减配重点配置一:防撞梁

      减配防撞梁从被曝光至今就一直是吃瓜群众讨论的巅峰话题。防撞梁的意义不在于“不怕被撞了”,它真正的作用是:在车身受到撞击时尽可能减少外力的撞击对车身内部纵梁的损害,从而可以降低维修成本,间接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因为防撞梁在设计的时候比较隐秘,若不是被曝光出来,一般的吃瓜群众是不会知道原来“全都是泡沫”。也正是因为隐秘性足够,不少厂家会选择在这里减配,有些厂家会将防撞钢梁换成泡沫“装饰”一下,有些甚至干脆就直接CUT掉。对此,大部分消费者表示,这根本就是在拿车主生命开玩笑。虽然防撞钢梁的造车成本不算很大,但是要想一批车造下来还是可以省下不少成本的。

      减配重点配置二:悬架

      这是仅次于防撞梁的一个重点减配项目。有些厂家还比较厚道,只是将原本配置的独立悬架换成非独立悬架,质量还算是可靠的,除了影响舒适性和驾驶质感以外还能接受。有些会为了节约成本换成质量较差的悬架,车身遭遇事故会直接产生断裂。想象一下:你开着爱车在秋名山准备在下一个弯道来个惯性漂移时,你的轮胎出现在了你的视野里,你以为你人品爆表买到了大黄蜂,你以为它要变身了,蓝鹅......一切都是你以为。

      减配重点配置四:

      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虽然现在大部分的车都配置了车身稳定系统,尤其国产车里基本都以配置为卖点,几万块的车都标配了ESP。不少合资车改款之后,也将全系增配ESP为卖点。ESP的作用日常用的不多,但是在转向过度或者下雨天在湿滑路段车身打滑时,ESP可以使车辆保持最佳的稳定性。

      毕竟在国内的汽车市场里,消费者们对于ESP的关注度还是很高的。而有些汽车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在低配车型上死活不肯搭载车身稳定系统,也是傲娇得可以。有很多车甚至只能在顶配车型上见到这项傲娇的配置。由于目前国内对于这项配置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完全靠车企们的自觉了。而在欧美的一些国家,ESP可是法律强制性要配置的。

      减配重点配置五:

      蓄电池

      从小看南孚电池长大的我们一定不会陌生的一句话就是:一节更比六节强。所以好的电池寿命也会更长,南孚为何可以立挺多年就是因为有质量保证。而对于汽车这种大件物品来说,整车的供电就靠这块蓄电池了,但有些厂家会选择减少蓄电池的容量来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甚至有些会将蓄电池的品牌更换,比起大品牌的蓄电池来说除了价格会更低以外,质量以及耐用性也会下降。

      减配重点配置六:

      阻燃材料

      这是一种“我要控制我自己”的材料,在可燃条件下,阻燃材料可以抑制自己并不容易被燃烧起来,如果发生汽车自燃等情况,可以给到车主一定的缓冲时间得以逃生,关键时刻是很有用的。但是毕竟自燃这种事毕竟还算是每个人生命中小概率事件,如果不发生自燃,兵哥想你今生也无缘与它相见。并且,由于装置的隐秘性,就算选择配置了我们也无从考究材料的是否达标。

      关于减配的频率和程度,有着火眼金睛的吃瓜群众们和厂家们自己也心中都有数,毕竟车是咱们人类自己造的,也是给咱们人类自己开的。归根到底厂家为了省钱,消费者们也想着为自己省钱,讨伐的声音也从未停过,但在面对价格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向有钱势力低头,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团友们你们怎么看?

      对于你们来说,最不能接受的,被减配的配置是什么?

      相关阅读
      关键词: 被坑 减配
      责任编辑:郑梅钦
      鳄鱼趁洪水逃出动物园 被灾民分食
      壕!他给农民发放308万年终奖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