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行车记录仪怎么买不坑 5战五渣的夜间画质莫考虑

      开车上路,难免不了有个磕磕碰碰,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那么一旦出险,如何向执法人员明确责任,如何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就成了问题的关键。空口无凭不行,道路摄像头又不见得哪都有,于是乎在这种情况下行车记录仪便应运而生。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其原理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飞机上的“黑匣子”。很多人买它都是为了给日后提供证据,当然如果你心地足够美好又酷爱自驾,用它来记录你一路上的点点滴滴也未尝不可。

      但是随着现在行车记录仪的火爆热销,不论是新车主还是老司机,人手都巴不得给自己的爱车撞上“三头六臂”,在行车记录仪越装越多的大背景,我突然内心深处感到一股凉意,这或许也代表着当前社会风气确实不处于高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信任”呢?

      在目前来说似乎没什么比行车记录仪更好的解决方案了,所以选择一台好用的行车记录仪便相当重要,否则到时候追悔莫及。那么购买行车记录仪是究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品牌虽好 但不是唯一元素

      在世间任何事物都喜欢追求品牌效应,这一点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如此,国人对品牌的痴迷已经到了一个疯狂的程度,认为只有大牌才值得信赖,可靠有保障。但笔者想说的是,品牌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却不是衡量产品好坏的唯一标准,在选购产品的时候我们还要考量产品参数、性能等主要指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性价比。有些大牌是靠砸钱打广告打出来的,真说起是否适合你用那还真不一定。

      2.价格不是越贵越好

      话说回来,价格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好像向来都不是一个稳定因素,这一点体现在行车记录仪上也一样。目前来说市面上的行车记录仪价格层次不齐,从百元区间到几千元均有涉及,那么价格是越贵越好吗?当然不是。

      比方说在千元以内的产品上,往往200元就足以构成一个分水岭,600与800的产品可能在拍摄广角、画质清晰度等上就会有较大的差别。而超出千元的产品很多更多差异体现在诸如GPS、ADAS辅助等一些高端功能上,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综合考虑自己车上是否需要或者功能是否重叠。如果您只是想选择一款具备基本功能的行车记录仪的话,400-1000元的区间足可。

      3.拍摄广角大是王道?

      时下的行车记录仪拍摄广角多为120°和140°左右,当然其实120°能够买足家用车的基本需求,如果 140°的话可能记录的信息就会更多更全。但是任何事都有个度,广角当然也不是一味的越大越好,过大的广角一方面会使画质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购置成本的大幅增加,算下来并不划算。

      4.无感光调校能力要它何用?

      经常开车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由大亮天快速进入隧道或者出来时巨大的光线变化会给我们的眼部带来较大程度的不适,而这也是事故高发的情境,此时对于镜头的感光能力则至关重要。试问如果我们选择了一款与人眼一样无法对光线变化作出及时反应的行车记录仪,那选择它又有何用呢?

      5战五渣的夜间画质莫考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夜生活对我们来说似乎已变成了家常便饭,相应的我们对夜间开车出行早已习以为常。大家都知道,夜间的路况较白天复杂很多,而且一般劣质摄像头夜间拍摄效果往往惨不忍睹,如果有事模糊的照片一旦无法被作为证据采纳,那么这个情况将是相当不利的。

      行车记录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面对市面上各式各样的行车记录仪,大家一定得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其所吹嘘的眼花缭乱的功能所迷惑,贵不重要,好看也不重要,功能屌炸天也无所谓,只有选择适合我们才最重要。

      责任编辑:郑梅钦
      美女遇车祸走光 男子脱掉外套给她盖住
      鳄鱼趁洪水逃出动物园 被灾民分食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