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儿童“编程”培训热 4岁孩子没认字学“编程”

      在上海大学举行的一场面向孩童的教育机器人比赛上,千余名小选手同台竞技,其中学龄前儿童达100人,最小的选手只有4岁。

      昨日,记者调查发现,教育机器人比赛已成为当下“热门赛事”,而学龄前儿童的“编程”培训已经热门,编程教育正呈现出低龄化的现象。

      [比赛现场]

      近千名小选手同台竞技

      比赛现场,近千名小选手携带统一的机器人装备,齐集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体育馆。黄马甲、橘书包,一排排“番茄炒蛋”的阵势。根据参赛规则,二三个孩子为一个TEAM。有的用积木建构造型,根据命题自创,没有任何设定,有的则已开始用电脑编制机器人程序。

      “速度闭环记得打勾……”一个戴着迷彩帽的女孩敲打着鼠标,一旁一个小男孩忙不迭地提醒道。女孩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鼠标。

      小男孩叫戴坤成,幼儿园中班。他告诉记者,对于机器人,他就学了几个月而已,但是很喜欢。

      记者问:“什么叫速度闭环?”

      戴坤成说:“就是不在上面打勾,车子就不会按照我们编的程序开了,就要乱开了。”

      记者问:“这四个字你认识?”“认识。”“会写吗?”“不会。”他回答得倒也爽气。“我才上幼儿园中班,妈妈还没教过我识字呢。不过电脑游戏上的字基本上我都能认识,机器人编程上的字,老师教过后,我也认得,像主程序、引用变量,还有时间设定……”他指着电脑屏幕补充道。

      四五岁不乏电脑“高手”

      “本次比赛有100个学龄前儿童,比例最多的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最小的只有4岁。”裁判张老师介绍说。

      记者在与多名小选手交谈中发现,玩机器的孩子学习机器人时间不长,最多不过半年。但大多早早就接触电脑,玩电脑游戏,有几个还是游戏“高手”。而对于比赛,他们还不是很理解,时不时有孩子向裁判汇报落了这个、漏了那个。

      以张老师多年的裁判经验来看,以往都是小学四五年级或者初中的学生较多,他们学习时间比较长,多则2年之久。而如今“教育机器人”学习趋于低龄化,学龄前儿童也颇喜欢,今年特别明显。

      对于该现象,他表示,学习机器人从学龄前开始比较适合。“因为一开始需要学习的是机械结构,大一点的孩子会觉得太简单,不想学。但这会导致基础欠缺。”

      但是,并不建议学龄前儿童一上手就学很深的编程,张老师说,学龄前孩子主要还是做些机械弹力的操作为主,借用橡皮筋等外力完成实验,完全机械式的。“学习机器人,主要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老师会让他们自己尝试,用他们的想象力搭建,不会强加干涉。”

      [记者调查]

      教育机器人比赛成“热门”

      记者调查发现,国际国内诸如此类的教育机器人比赛,一年内不计其数,也受到了家长们的追捧,原因有二。一位“教育机器人”研发人员介绍说,首先,机器人有奇特的概念,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在搭建的过程中,会去思考,思考如何让它动,怎么样动比较好玩。我们的编程是基于C语言的,我们把C语言图形化,让他们能更好地认识理解,但是在编程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当他把问题解决了,肯定会有很多的成就感。”

      同时,很多官方的赛事和升学挂钩,证书的含金量也相对较高,也成了被追捧的原因。目前,我国机器人赛事多达十余种。随着各大赛事日渐增多,其中一些比赛成绩还能加分,认定科技特长生。

      儿童“编程”培训火热

      2016年一份中国机器人教育行业业内报告显示,全国目前约有7600家机器人教育机构,最近5年增长了近15倍。随着推广力度增加,在商场、社区、各校园门口,随处可见“教育机器人”培训学校的工作人员蹲点宣传,招揽学员。

      对此,从事校园科技课程培训的豆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魏宗凯介绍说,教育机器人培训机构分两种,一种如“乐高”教育,是封闭式的机构,上课用的课件以及建构的材料都是自己品牌下的教具,这些教具特别贵。

      记者了解到,以乐高为例,一年的培训费近1万元。随便一节课四五百元,加之参加比赛费用,整套体系学下来,可能需花费好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

      还有一种是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魏宗凯介绍说,就是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至于使用什么教具,他们可以随意选择购买。“教育机构太多,无法评定。但是家长在事先若能了解机构的模式,就能合理选择。建议选择机器人培训,首选学校开设的项目,比如学校开设的兴趣班。”

      责任编辑:庄婷婷
      初二学生守棺材洞 每位参观者收费5元
      晋江塘东村海上沙堤宛如海中玉带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7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