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海峡两岸>台湾新闻
分享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发院研究员王英津20日参加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华文化论坛时提出,针对目前蔡英文当局在岛内大力推行“文化台独”活动,大陆应推行“文化融合”来加以应对。

王英津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大陆推动两岸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首先,王英津分析了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两岸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如果没有文化差异,也就没有文化融合的必要。二战后,两岸分属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对立阵营,因此,大陆属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台湾却属于资本主义文化。由于两岸分属不同的社会阵营和制度体系,所以彼此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管理模式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必然会形塑和扩大两岸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既是目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出现不稳定现象的深层根源,也是未来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深层障碍,所以,必须通过缩小这些差异来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未来统一创造条件、奠定基础。缩小差异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推动文化融合发展。

其二,文化融合是实现“心灵契合”的基本手段和路径。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那么,如何实现心灵契合?王英津认为,推行文化融合发展是逐步实现“心灵契合”的基本手段和路径。文化要素具有沉淀性,虽然不像器物层面的要素那样清晰可见,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并对制度、认同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所以必须深耕细作、扎实推进。

其三,在两岸文化互动层面,单单依靠交流是不够的。目前两岸开展的文化交流,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交流效果重点在于相互学习和借鉴,尽管这对于推动彼此的文化进步会有积极意义,但对于凝聚两岸共识、增进两岸认同却效果非常有限。所以,必须适时地从“文化交流”提升和延展到“文化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两岸民众心灵的距离,并为未来两岸统一乃至统一后的有效治理奠定思想基础。可以说,两岸文化融合的粘合度直接影响着未来两岸统一后的稳固度。

其四,文化融合应成为大陆应对蔡当局“文化台独”的基本策略。自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上台以来,大力推行去“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活动。“文化台独”具有柔性、渐进的特点,让大陆对付起来十分棘手。为此,王英津建议,大陆可以通过推行“文化融合”策略来对付蔡当局的“文化台独”策略。既然蔡当局通过文化手段为“台独”打基础,大陆就应该通过文化手段为未来统一打基础。

其次,在论证了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之后,王英津接着论证了推动两岸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他说,文化融合的前提和基础是两种文化必须是同质文化,只有这样,两种文化才有融合的可能性。从世界范围来看,如果两种文化属于异质文化,那么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就只能是交流,而不存在融合的问题。譬如,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就属于两种异质性文化,它们之间可以通过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却没有融合的必要与可能。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都属于中华文化体系。尽管在历史上,台湾曾受到外来殖民侵略和统治,它的文化也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几度嬗变,但从根本上看,并没有改变台湾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根本性质。中华文化是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存在这一基础,才使得文化融合发展具有可能性。

最后,王英津总结说,两岸文化的差异性,使两岸文化融合具有必要性;同时,两岸文化的同根性、同源性和同质性,使两岸文化融合具有可能性。既然文化融合具备以上两个方面的条件,那么等条件成熟时,大陆应在两岸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适时推出文化融合发展的新策略。

责任编辑:黄仙妹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台湾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项目投融资对接会在泉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