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东南网5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蔡天新)法国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之前,两国元首夫妇互赠礼品。

互赠的礼物中有两本词典。习近平主席送的,是一本1963年版的《简明法汉词典》;马克龙总统送的,是一本1742年出版的《汉法词典》。

马克龙总统介绍,《汉法词典》的编写历时38年,参与编写的还有一位来自福建的中国人,他就是黄嘉略。

1679年,黄嘉略生于福建莆田。祖父黄江卿曾任明朝御史,父亲黄保罗乐善好施,是一名天主教教徒。7岁那年,黄嘉略被在兴化传教的法国牧师李斐理收养为义子,并开始学习法语、拉丁文和天主教的基础知识,还拜师莆田著名儒师学习传统儒学。

1701年,黄嘉略跟随罗马教廷中国牧区主教梁宏仁辗转来到法国巴黎。在法国王家学术总监罗·比尼昂传教士推荐下,黄嘉略成为法国王室汉语教师。

作为18世纪初进入法国上流社会的第一个华人,精通汉语,熟悉法语,还懂得拉丁文和意大利语的黄嘉略,很快便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青睐,被聘为法国王室的中文翻译,负责翻译传教士从中国寄来的信函、报告等,兼任整理法国皇家图书馆的中文书籍和汉语翻译等工作。

从1711年开始,黄嘉略开始编写《汉语语法》和《汉语字典》直至去世。其间,黄嘉略先后得到两位法国学者——弗雷莱和傅尔蒙的协助,他们两位后来都成为早期法国汉学的开创者。

黄嘉略不但造就了弗雷莱和傅尔蒙的汉学家头衔,还影响了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对汉文化的认识。

1713年,年仅24岁的孟德斯鸠经人介绍认识了黄嘉略。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孟德斯鸠一共拜访了黄嘉略7次,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后来,孟德斯鸠将他与黄嘉略的谈话内容整理为3次记录,最长的达20页,装订成册,冠名为《关于中国问题与黄先生的对话》。其著作《波斯人信札》中至少有5处直接取材于他们的谈话,《论法的精神》中有6处直接引用了他们的谈话内容,足见黄嘉略这位中法文化交流先驱对孟德斯鸠影响之深远。

黄嘉略在法期间还翻译了多部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使法国人和欧洲人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体例、题材、描述方式和故事情节等。其中,包括黄嘉略在法国翻译的第一部中国小说《玉娇梨》与中国著名诗人的经典作品,进一步推动了法国乃至欧洲汉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

1716年,黄嘉略英年早逝,留下一批未完成的手稿和中文书籍。法国皇室对黄嘉略遗下的文稿很重视,罗·比尼昂专门写了一封文书交代黄嘉略的遗物安排,当中不少手稿最终由傅尔蒙接手。

如今,《汉语语法》手稿仍存于巴黎天文台图书馆、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馆和巴黎国立图书馆抄本部等处,未完成的《汉语字典》手稿现存于巴黎国立图书馆东方部,成为中法文化交流最早的学术成果的重要见证。

1965年,法国学者艾丹妮完成其博士论文《尼古拉·弗雷莱》(1978年出版),书中对黄嘉略作了详尽介绍,赞扬黄嘉略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特殊贡献。中国社会科学会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许明龙先生称,黄嘉略是“中法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汉语对外传播的拓荒者”。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安卓机首款!OPPO Reno12系列宣布支持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