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日前,沿着盘山路,记者从福鼎市区出发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蝴蝶坪、杜氏生态农庄、天韵生态茶庄园、生态峡谷探险……一个个生态休闲项目正在这里落地。

30年前的赤溪村,可不是今天的模样。要说远,13个自然村分散各处山头,去一趟村部,得要半天;要论穷,村集体收入不仅一分没有,还欠10多万元债务,村民人均年收入才166元。

穷村巨变。三十多年来,赤溪村党总支坚持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团结带领汉畲党员群众走出一条“生态立市、旅游富村”的脱贫致富路,先后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3649元,村集体收入32万元……

脱贫:治愚扶智

治穷先治“愚”。过去,赤溪村村民“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村里引进项目往往因触及村民短期利益而搁浅。为此,党总支在村干部中开展“赤溪村的优势在哪里?”“我们如何摆脱贫困?”等系列主题大讨论,并先后3次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80多人赴温州等地参观学习、更新观念,使“要钱要物不如要发展要项目”成为广大干群的共识。2015年,在杨赤公路福鼎段建设中,村“两委”仅用17天就完成测量、放款等安征迁主要工作。

“扶贫先扶智”。针对村民缺乏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技能等问题,村党总支争取省诚信促进会、老区促进会以及在外乡贤的资助,筹资200多万元改善村办学条件,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目前,全村群众高中以上学历占24.8%,其中大学生有近70人。

立足旅游市场和村民就业需求,村里成立“青年农民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和农业技术服务队伍,依托农民文化学校、福鼎市职业中专赤溪分校等平台,举办各类培训班,帮助村民提升就业创业技能。目前,已实施和正在培育的大学生创业点有5个,创办2家企业。返乡创业大学生党员杜赢,回村筹资创办了村里第一个茶叶加工厂,2015年该茶厂净利润达40多万元。

党建:带富领富

村党总支强化核心引领作用,持续深入开展“党建富民强村”工程。

强化班子带富。村党总支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9名村“两委”成员中,经济能人就有5人。坚持开展“三培两带”活动,先后把5名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9名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6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使党员成为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双带”标兵。党员杜家剑和畲族群众钟品灼等回乡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

优化组织领富。村党组织采取“村企联建”“村社联建”等形式,与万博华、鼎煜等旅游公司、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产业型”党组织,实行组织目标管理和骨干设岗定责,将小流域治理、环境整治等27个发展项目分解落实到8个村级各类组织,由24名村企党员自愿认领岗位。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合作经营万博华、耕乐源和杜氏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9.7万元。

发展:新村新业

村党总支通过实施人口聚集凝内力、抢抓政策优势增动力、引进项目企业借外力,全方位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赤溪建成群众宜居又宜业的幸福家园。

早在1994年,村党总支就将实施人口聚集工程与实施“造福工程”结合起来,将下山溪自然村88名畲族群众整村搬迁到中心村。此后又有12个自然村搬至中心村,使中心村人口规模从原来的300多人发展到1500多人,水、电、路、通信、学校、卫生所、敬老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2012年以来,村党总支通过实施“旅游扶贫”“旅游富村”战略,规划建设闽东畲族风情生态旅游村,引进一批旅游龙头企业和现代生态农业项目,实施一系列绿化、美化工程和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逐步打造“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缘山近水”的美丽景观。同时,群众也通过从事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及相关服务业,实现脱贫致富。(福建日报记者 王国萍 通讯员 雷顺号)

责任编辑:周冬

相关阅读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台军与美国海军4月在西太平洋开展联合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