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福州医联体全覆盖运行成效明显

市一医院专家与鼓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进行远程会诊。 

福州日报记者 林洪相 林晗/文 黄立新/摄

好医生、好设备都集中于市区几家大医院,其结果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取号、门诊、检查、交费、取药、手术、住院各个环节都排长队,医院不堪重负,病人不胜其烦;而大量缺人才、技术和设备的乡镇卫生院,甚至一些县级医院,因为稍复杂一些的病情没有条件诊断或医治,久而久之不再受病人待见,生存发展成了难题。

为解决医疗资源不均导致的上述矛盾,2013年7月12日,以市一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全省首家医联体成立,至去年4月11日,全市124家乡镇卫生院、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100%纳入省、市三甲医院医联体建设,实现医联体在乡镇、街道的全覆盖。

医联体的实际运行效果如何?记者连日来进行了采访。

以前做血透来回百公里

现在骑上车只要十分钟

26日下午,连江县医院血液透析室,30岁的郑浓浓半躺在病床上。血液从她的左手臂顺着弯弯的管子,流进一旁的血透机。这是郑浓浓在连江县医院进行的第241次血液透析。

4年前,连江没有一家医院能进行血透。像郑浓浓这样的患者,该县有几百人,需要来回奔波近百公里,前往市区大医院治疗。而这样的治疗,一周需要3次,不能间断。

郑浓浓查出尿毒症已有8年。尿毒症即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因为肾脏已经严重衰竭或丧失功能,无法将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排出体外。除了换肾和腹膜透析,只能靠定期做血透来维持生命。

血透,俗称“洗肾”,需要借助机器,将全身血液抽出来过滤一遍,再输回体内。8年来,郑浓浓每周一、三、五都要到医院“洗肾”一次。在市区治疗时,她必须早上四五点起床,搭车赶到医院,再返回连江,从早到晚要花上整整一天时间。

为避免奔波之苦,后来郑浓浓在市区租了房,但花费增加,每个月的治疗费加上房租等,不少于5000元。这还不包括家人前来照看她产生的费用和时间。

医联体成立后,情况发生了改变。作为医联体成员单位,罗源、永泰、闽清、闽侯、连江、福清等地基层医疗机构,在牵头单位市一医院的帮扶下,先后建起了血透室。

“这个帮扶是多方面的,包括建血透室、设备操作和医务人员培训、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等。”连江县医院血透室主任杨昌新介绍,特别是市一医院的肾内科专家团队,与县医院血透室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提供技术指导,成为县医院血透治疗的强大后盾。

现在,连江县医院共有21台机器,最多能同时满足90多名患者的就诊需求。

郑浓浓听说此事后,从市区的医院转回连江县医院。“现在来做一次血透,骑上电动车只要10分钟,费用每个月节省3000元左右。”

让郑浓浓安心留在县医院治疗的,还有基层医疗机构的“提档升级”。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医联体成员单位间可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和远程会诊等方式,及时接受三甲医院的诊疗指导和救治服务。

福州医联体全覆盖运行成效明显

郑浓浓在连江县医院进行第241次血液透析。 

以前不敢轻易“动刀”

现在接诊有了“底气”

“有了医联体,患者安心,我们也安心。”郑现生是连江县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在连江县医院加入市一医联体之前,这位外科医生很少接触前列腺电切术等常见外科手术。

虽然都学过、见过,也培训过,但真要“动刀”,心里还是发虚。郑现生说,新手医生旁边不站一两个经验丰富的专家“托底”,再简单的手术都不敢轻易动手。医生临床经验欠缺,成长艰难,是基层医院专科建设之“痛”。

借助医联体,牵头医院的专家“手把手”教基层医生做手术,基层医生也可以到牵头医院免费观摩学习,快速提高水平。“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市一医院派驻不同科室医生轮流到县医院挂职,一对一帮助基层专科医生解决难题。”郑现生说。

能和专家一起翻看病历、分析病情、商讨手术方案,在专家指导下动手实践,这是郑现生过去不敢想象的。以前,若遇到疑难杂症,他最多只能通过私人关系,向专家请教,否则只能建议患者“到大医院看看”。

有了专家做后盾,郑现生接诊也有了“底气”,如今他已能独立完成肾囊肿、肾癌部分切除等手术。他告诉记者,在接诊过程中遇到疑难杂症,就会将检查结果传给市一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有了医联体,医院和医院之间有了全方位的整体对接。”连江县医院副院长杨孝东说,医联体保证了基层医院的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和继续教育,让基层医院口碑变好,患者满意度提高,留住了病人,也留住了人才。

如今,在市级医联体带动下,以县医院为牵头单位的连江县医联体也已成立,22个乡镇卫生院纳入其中,有效整合了县域内的医疗资源。

医疗资源多流动

群众看病少奔波

双向转诊、检验结果互认、专家下基层坐诊、远程会诊……医联体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用。

“医联体使区域内‘上下级医院’的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资源合理流动起来,提高了各级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市一医院院长张帆说。

作为牵头单位,市一医院制定了严格的医联体双向转诊流程、远程会诊制度、医生派驻机制等,确保医联体各项职能真正落到实处。

继市一医院在我省率先成立医联体后,我市又相继组建了精神卫生、肝病、皮肤、中医、儿科、结核病和市二医院医联体,实现三甲医院对县级公立医院和124家乡镇卫生院、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全覆盖,形成了大医院直接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区)域内医疗资源整合集约式发展等紧密型医疗合作模式,以及大医院牵头发展远程医疗、专科联盟等松散型医疗合作模式。

“医联体内落实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盘活了医疗资源,形成了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链,让患者在家门口的医院就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9月,市级医联体牵头医院接收基层转诊31900人次,下转患者34657人次,下派专家3638人次,指导成员单位疑难手术会诊100台次。同时,市级向基层出具远程影像报告单、心电图报告单和传输互认检验报告共72000多份。建立了妇产科重症、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麻醉等6个远程会诊平台,牵头医院专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危急重患者的实时无偿会诊服务。

今年1月~8月,我市医联体内三级医院门(急)诊量同比下降3.93%,基层门诊量同比增长48.6%。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民进党拟收“战争税”、台军在金门打实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