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东南网6月26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在第36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26日,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梳理、总结五年来全省毒品犯罪态势特点及全省法院毒品犯罪审判、禁毒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发布省法院首份禁毒工作白皮书并公布8个典型案例。

白皮书显示,2018年至2022年,全省法院新收一审毒品犯罪案件9250件,审结9418件,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数据反映,在严厉惩处和有效治理下,我省毒品犯罪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毒情向好态势日益巩固。

从毒品犯罪地区分布情况来看,2018至2022年,毒品案件排名前四的地区依次为福州泉州宁德厦门,这四个地区的毒品案件数占全省案件总数的76.13%,而三明南平等地毒品犯罪案件数量相对较少,表明毒品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与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相关联的态势。此外,龙岩地区制毒物品犯罪多发,该地区制毒物品犯罪数量占全省比例近50%。

从毒品犯罪罪名分布情况来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新收案件总数为6140件,占比66.38%;容留他人吸毒罪2653件,占比28.68%;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罪282件,占比3.05%;非法持有毒品罪143件,占比1.55%;其他罪名32件,占比0.34%。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我省最主要的毒品犯罪类型,该二类犯罪占比达95.06%,表明我省是毒品过境地和消费地,此类案件多发,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宗及源头毒品犯罪的发生。

白皮书显示,从统计数据情况分析,近年来我省毒品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及态势:

一是涉案毒品种类多样化。当前,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已基本被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等合成毒品替代,“摇头丸”“神仙水”等新型、混合型毒品也时有出现。值得关注的是,在持续严打主流毒品的高压态势下,我省部分吸毒人员转而滥用合成大麻素、羟考酮、氟硝西泮等麻醉、精神药品,此类物质具有善伪装、难管控、成瘾性强等特点,严重危害民众健康及社会管理秩序。

二是毒品犯罪链条越趋复杂。近年来,毒品犯罪团伙化、职业化、组织化特征日益明显。以省法院近年审结的毒品犯罪案件为例,涉及共同犯罪的案件占比达到56.76%,平均每个案件涉案人数近4人。在制、运、贩一条龙的毒品犯罪模式中,上下层级严密,“黑毒合流”“枪毒合流”“黄毒合流”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社会危害性大。

三是毒品犯罪呈现网络化、智能化特点。随着信息网络及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非接触式犯罪手段逐渐成为毒品贩运的新常态。犯罪分子通过网上支付毒资、快递邮寄交付毒品,使得毒品犯罪向网络空间、物流行业延伸,隐蔽性更强,发现和打击难度明显加大,也对证据审查认定工作提出新要求。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既涵盖了制造、大宗贩卖毒品和非法生产、买卖制毒物品等源头性犯罪,也包括毒品犯罪分子“自洗钱”以及涉毒关联、衍生犯罪,体现了传统与新型毒品危害、网上与网下毒品犯罪相互交织等特点,阐明了对相关类型毒品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标准,昭示了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一贯立场。

下一阶段,全省各级法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要求,坚持将打击毒品犯罪作为刑事审判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做好案件审判、调研指导、综合治理等工作,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禁毒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受损 国台办:严重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