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东南网5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 沈威 通讯员 林志杰)新增6000余个学位,7所中小学、幼儿园预计秋季交付,提升教育品质;打造滨海生态景观长廊,推进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段集美侧海岸带保护修复;开通全省首个区级台胞警务税务服务站,服务台胞“一站式办理”……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集美区党员干部总动员,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嘉庚精神,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生活品质”等8个方面重点民生项目及其他惠民利民实事,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区级重点督办项目182个,推动党史学习与为民办事有机结合,让党史学习入脑入心,为民办事走“新”走“心”。

聚焦民生关切,破解民生难题。集美区以“三结合”为导向,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开局之年重点任务、“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等紧密结合,高位部署、统筹推进,制定区委区政府、区直机关部门及镇(街)、村(居)四级联动责任清单,建立起收集、筛选、下派、解决“闭环管理”机制,实行“台账式”管理、“销账式”办结,推行榜单制、争先榜等激励机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迅速响应解民忧,打造“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集美样本。

◆实事点击

打造滨海生态景观走廊

在厦门大桥到集美大桥之间,一条融入嘉庚文化元素、彰显滨海亲水特色的带状生态公园正在建设之中。

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段集美侧海岸带保护修复一期工程项目,全长约3.1公里,包括陆域工程的绿化、广场、园路、停车场等建设,以及海域工程的观景平台、海域桥梁、沿岸沙滩等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修复、景观提升项目。预计明年初部分开放,整体工程在2023年完成。

项目还将与环东海域滨海浪漫线、环杏林湾步道以及正在规划的杏林大桥到新阳大桥海岸线生态景观工程衔接,形成连贯的滨海生态景观走廊。

打造全省首个

区级台胞警务服务站

集美区作为全省唯一两岸融合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在服务台商台胞、落实同等待遇方面不断先行先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日前,全省首个区级台胞警务服务综合受理办理点——集美台胞警务服务站正式启用。集美台胞警务服务站位于区行政服务中心,服务事项包括台胞入境后的临时住宿登记、申领台湾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到期换发、出入境记录查询、临时入境机动车驾驶许可申领、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六年内年检)六大类,让台胞“最多跑一趟”,便能轻松享受“一站式”警务服务。

◆实事清单

树品牌 紧抓为青少年办实事

集美区积极加强思想引领,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共建“嘉庚书房”,24小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同时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入党史宣讲、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

提升教育品质,新增学位6000余个,7所中小学、幼儿园预计今年秋季建成交付。

聚焦校园周边交通整治,灌口镇与集美区道安办、区建设局、区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动,第一时间就灌南小学周边安全设施薄弱、道路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进行调研,并迅速完成灌南小学周边路段改造提升工程,让孩子们“走放心路,上安全学”。

同时,启动地校“平安大联盟”,创新实行校园轮值制度,联合开展反诈骗、反邪教、反毒品等平安宣传,启动集美区市场监管局校园食品安全“铁拳”行动,构建地校共建共享平安“朋友圈”。

更打造红色研学,创新打造语文“悦读”党史、数学“数说”党史等特色课程,推出“阿庚伯”研学衍生品,寓教于乐,助力青少年活学活用。

多形式 坚持红色文化惠民

集美区创新发行党史学习教育定制地铁卡,用地铁串联辖区红色景点,推出集美学村红色教育、集美新城跨岛发展“双动线”打卡点,让群众走出家门就能学党史。

还率先运用AR、VR、5G等高科技,打造全市首个5G+AR党史馆,打破传统空间局限,“云游”红色景点。

启动“恒春油坊”闽西南灌口团总支革命旧址等28处文物修缮提升工程,打造崎沟村地下党员王利元故居参观路线。

打造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党史学习教育示范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政务服务提升相融合、同促进。

同时,开展“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文化惠民演出等主题活动,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十里长堤》《嘉庚星在闪耀》等15个文艺作品,共举办了145项文化惠民活动。

高科技 助力美好生活

聚焦惠企惠职,集美区升级全市首个防疫发展惠企平台“i企宝”,利用数据共享、政策结构化和重构业务流程,整合全区16份90个惠企惠职政策,实现扶持兑现“一站式”服务,审核金额达2.5亿元。

聚焦城市管理数字化,建成60个智慧安防小区;与“华为云”联合推出全国首个基于鲲鹏超算中心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云平台——集美“文明云”指挥平合,实时调度、立整立改,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长效化。

设立全市首支由台湾团队管理的台资基金——路达华犇创投基金。

新机制 化解“急难愁盼”

创新机制,“金点子”问需于民。集美区以网为媒,运用区政府官网“12345平台”、市民来函、区长信箱等平台,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天下集美”微信公众号,与区政协联合开展“我有金点子·集美更美好”线上征集活动,聚焦市容市貌、城市交通等6大重点民生问题,建立起收集、筛选、下派、解决“闭环管理”机制,实现迅速响应、及时解决、限时反馈,用心用情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更快更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

解决难题惠民生。集美区实行榜单制、“争先榜”等激励机制,完成川大华西厦门医院主体结构建设,启动杏林医院扩建改造工程,推进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段集美侧海岸带保护修复、杏林大桥-新阳大桥段岸线整治工程,启动了大流域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开展48个老旧小区和综合市场改造、28处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公园道路美化等精细化便民项目。

提升服务促发展。发挥集美区全省首个海峡两岸融合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优势,集美区开通全省首个区级台胞警务税务服务站,实现“一站式办理;开通全省首条“台港澳同胞办税绿色通道”,实现台胞税务“一窗通办”;推出重点企业人才“掌上办”业务,以更优的服务、更实的举措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政和县杨源乡:探索全县首个基层乡镇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