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原标题:重阳节前厦门警方发布老人受骗典型案例 9个月64老人被骗269.9万

重阳节前厦门警方发布老人受骗典型案例 9个月64老人被骗269.9万

海峡网10月1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今年1至9月,厦门64个老人被骗269.9万元,其中年纪最大的已有86岁,最大诈骗金额达72万元!

重阳节前夕,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布老年人受骗的典型案例,并结合老年人诈骗警情以及诈骗新特点、新趋势发布警方提醒,希望唤起全社会对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的重视,共同构筑老年人的“反诈骗防火墙”,共同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案例

九千“收益”没到手,老人反被骗6万

今年7月,李老太收到一个微信好友申请。通过申请后,对方自称是某理财平台工作人员,并详细询问了李老太的个人情况,尤其是存款。

询问完毕后,对方向李女士“推荐”了一款收益率高达15%的理财产品,并吹嘘该理财产品除了收益高外,周期还特别短,只要30天就可以把本金和收益一并取出。

交谈期间,对方还向李老太提供了自己公司的“营业执照”以及自己之前一些“客户”的收益情况截图,这让李老太打消了疑虑,向对方指定的账号转账60000元。

转账后对方仍与李老太保持联系,直到一个月后,当李老太准备把本金60000元和9000元的收益取出时,才发现自己微信已被对方拉黑。

民警提醒说,面对所谓的“理财产品”,老人要多加甄别,不能盲目相信陌生人所说的“高额回报”,切勿随意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最好通过正规机构选购理财产品。

案例七旬老人开网店,被骗转账4000元

今年70岁的刘大爷有集邮的爱好,今年9月,刘大爷想把自己长期以来收集的邮品挂在网上贩卖,赚点钱也能结交些集邮爱好者,于是便在淘宝上注册了一个店铺。

不一会,刘大爷便收到一条淘宝旺旺的信息,对方自称“淘宝客服”,称由于刘大爷的网店里一些权限还没有开通,店铺现在没有办法进行正常交易。

刘大爷急了,赶紧询问“客服”该如何处理。于是,“客服”先后以“店铺保证金”、“认证授权费”等理由要求李大爷到就近的银行转账4000元。

9月20日,“客服”再次要求李大爷转钱时,李大爷向淘宝官方客服核实后才发现被骗了。

老人成骗子重要目标

据统计,今年前9月,厦门警方共接报针对60周岁以上老年群体实施的诈骗警情64起,被骗金额共计269.9万元;其中年纪最大的86岁,最大诈骗金额达72万元!

从诈骗手段看,冒充亲友领导共发生33起,被骗金额达63.3万元;冒充查案6起,被骗金额达129.7万元;冒充客服5起,被骗金额共计8435元;投资理财4起,被骗金额达31.3万元。

这些数据表明,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正在成为当前不法分子针对的重要目标,一些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电信网络诈骗“套路”正在“流传”开来。究其原因,不法分子看准了老年群体“耳根软”、防范意识差等特点,从而将魔爪伸向老人。

诈骗老人为何屡屡得手?

是什么原因让传统电信诈骗可以在老年人身上屡屡得手,又有什么好办法能够预防此类诈骗呢?

民警提醒,以“冒充亲友领导”为例,骗子正是抓住了老年人容易产生同情心的“软肋”。不法分子往往冒充老年人的亲属、老友,以“前来探亲需要车费”、“在外发生事故急需用钱”等为名向老年人实施诈骗。而不少老人对子女亲人前来探望抱有期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防备心理,从而让骗子更容易得手。

再以“冒充查案”为例,骗子常会以涉及重特大案件“恐吓”老人,在击溃老人的心理防线后要求转账汇款以证“清白”。根据对今年发生的6位被冒充查案诈骗的老年人回访中,警方发现了两个特点:第一,骗子选择白天老人独自在家的时间段打电话,以期提高诈骗成功率;第二,骗子利用老人对自己子女的情感纽带向老人威胁恐吓,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老人,接到上述诈骗电话时,一定要先跟子女核实,同时也可拨打110核实并报警。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漳州今年计划培训高素质农民1.35万人次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