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合作共管

建立长效机制

华灯初上,嘉庚纪念馆等建筑屋顶的夜景灯闪烁璀璨的光芒,鳌园景区就像一位身着华丽“晚礼服”的少女,亭亭地立在集美的东南隅。鳌园景区的夜景灯工程正是与集美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从此,鳌园景区不仅是市民游客白天瞻仰嘉庚精神的一片净土,其周边也成了夜晚散步赏景的好去处。

除提升景区内部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景区外围环境的保障更是由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理顺秩序,扮靓景区颜值,提高游客美的旅游体验。

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外围交通压力的缓解。鳌园景区地处的集美街道属于老城区,道路狭小,停车位少。为破解高峰期道路拥堵、影响景区通道畅通的难题,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景区与集美区政府、集美街道、交警等部门联合实行交通管制,取得良好成效。

在景区与区政府的合作保障下,清明、“五一”小长假,在接待游客数剧增的情况下,旅游秩序依然良好,免费开放后的鳌园景区顺利通过了两“大考”。未来,二者在外围市容管控、交通管制等方面将不断加强合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景点名片】

鳌园

1950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故乡,亲自谋划集美学村建设与发展。为不占良田,他精心组织工匠,将小岛扩建成园。鳌园于1951年9月动工兴建。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集美解放纪念碑”碑文。1961年8月,陈嘉庚先生不幸在北京病逝,中央人民政府遵照其遗愿,特派专列护送灵柩回集美鳌园。至此,鳌园工程竣工,历时10年。

俯瞰鳌园,宛如一只大鳌憩在碧波之中。陈嘉庚先生将科学思想与民间艺术融汇在这里,用风格独特的建筑与闽南石雕谱写出一曲令人遐想的美妙乐章。新中国成立时,鳌园还是一片海边礁石自然形成的荒屿,因其三面临海,潮水退时可见一条沙堤与陆地相连,很像一只大海龟将头伸入海中,故名鳌头屿。屿上早年曾建有一座小小的妈祖庙,俗称鳌头宫,该庙毁于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炮火,新中国成立后,在陈嘉庚先生花费十年心血精心打造之下,这个荒废的小海岛成为一个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布局奇巧,在平面图上呈汉字繁体“圖”字形、造型独特而优美的“鳌园”。1988年鳌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鳌园是一部石雕百科全书,一座露天博物馆,其中精美的石雕堪称福建闽南石雕的巅峰之作。它不仅有中国现代最精美的石雕群,内容涵盖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明、文化教育等,加上大量艺术价值非凡的书法楹联石刻,整个鳌园犹如一座博物大观园,雕刻技法主要有浮雕、圆雕、沉雕、线雕、影雕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陈嘉庚先生认为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形式更能够教育人民追求文明进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陈嘉庚故居

陈嘉庚先生故居坐落在集美学村中心,今嘉庚路149号,是一座两层小楼房,落成于1918年6月,是陈嘉庚先生和胞弟陈敬贤回国期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集美师生与村民称陈嘉庚兄弟为“校主”和“二校主”,所以又把这小楼叫“校主厝”。1939年被日本飞机炸毁,后重修。

为了永久纪念,1980年故居按小楼原来格局修缮,并按先生晚年居住情况陈列。楼内珍藏有手稿、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具等遗物。二层的会客室、餐室、工作间、卧室等,均按陈先生生前原样陈设。这些实物反映了陈嘉庚先生经营实业的聪明才智,勤劳俭朴、倾资兴学、为公忘私的高尚品德和赤诚的爱国情怀。

归来堂与归来园

归来堂,是一座别具风格的单层建筑,取白石砌墙,绿瓦盖顶,是具有闽南特色的代表性建筑,厅堂正中安放陈嘉庚的石雕座像。游览归来堂既可以了解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又可以观赏集美这些自然美景,已成为海内外游人来厦门的必游之地。

归来园位处归来堂之南,是1983年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70周年而建,是一个占地9300平方米的花园。堂前花园中央,矗立着陈嘉庚先生铜像,像高2.3米,基座0.6米,貌肖神似。左手拿帽,右手执杖,目光深邃而和蔼。先生遥望着远方,盼望海外亲人归来。铜像后石屏上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是毛泽东主席对陈嘉庚先生一生的高度评价。

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纪念馆是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按照国家级博物馆标准设立的社会历史类名人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民盟福建省委会传统教育基地。

纪念馆位于集美嘉庚公园北门以东填海处,是陈嘉庚文物资料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有两个基本陈列:第一至第三展厅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陈列”,以350多帧图片、310多件文物、实物为基础,力求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现陈嘉庚伟大光辉的一生;第四展厅为“在陈嘉庚身边——嘉庚现象诚毅同行”,是主题展览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旨在反映陈嘉庚的事业襄助者及嘉庚精神对同时代人及后人的巨大影响。

嘉庚公园

嘉庚公园位于鳌园的西面,与鳌园连成一体,园址为陈嘉庚先生于1955年向村民所购,原计划建成小公园。为隆重纪念陈嘉庚先生,完成嘉庚先生夙愿,1992年,集美学校委员会将其建成嘉庚公园。该园在1994年10月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竣工开放。

嘉庚公园广场竖立着一座洁白的“桃李芳菲”大型人物石雕,表现的是一群莘莘学子仰望着“集美解放纪念碑”,缅怀陈嘉庚先生恩泽的情景,象征了陈嘉庚倾资兴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桃李满天下。

嘉庚公园北侧高高竖立着“尊师重教荣誉碑”,荣誉碑以燃烧的蜡烛为形象,象征着陈嘉庚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也象征着集美校友、华侨、社会各界弘扬嘉庚精神,为厦门创办教育之城贡献力量的诚挚情怀。

【大事记】

千人祭扫嘉庚墓

作为集美校委会与集美区开展战略合作、做强做大嘉庚事业的一项重大举措,鳌园景区免费开放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嘉宾走进景区,走进嘉庚故里,瞻仰嘉庚先生爱国爱乡、倾资兴学、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伟大一生,传承弘扬嘉庚精神。

景区免费敞开大门的第二天——4月1日上午,1000多名厦门社会各界人士来到鳌园,祭扫陈嘉庚先生陵墓,深切缅怀、追思陈嘉庚先生的光辉一生。当天,市领导张灿民、陈紫萱、韩景义、陈昌生等参加仪式。陈嘉庚先生的后人陈立人、陈君宝、陈佩仪、陈铭、曾文正等也专程回到家乡参加祭扫。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集美学校委员会主任张灿民在致辞中表示,嘉庚精神早已成为厦门城市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要始终把嘉庚精神作为推动厦门经济特区蓬勃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闻媒体采风

瞻仰嘉庚文化

5月19日,作为鳌园景区免费开放后的第二场大型活动——新闻媒体采风活动,市委宣传部、统战部共同邀请了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厦门日报、厦门广电、厦门晚报、海西晨报、海峡导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记者,一睹鳌园景区的风采。

采风团一行参观了鳌园、归来园、归来堂、陈嘉庚故居、集美大社宗祠、大社文创街区、文确楼、陈嘉庚纪念馆等鳌园景区的金牌景点,共同见证了景区免费开放后“不打折扣”的服务与管理品质。通过这些寄托着嘉庚精神和集美人文血脉的重要实物见证,媒体人瞻仰了嘉庚先生爱国爱乡、诚毅奉献的闪光品质。他们说,应鼓励更多市民游客,尤其是孩子来鳌园景区参观学习。

【声音】

鳌园景区免费开放

让更多人感受嘉庚精神

鳌园景区免费开放,陈嘉庚先生的长孙陈立人对此点赞。“我爷爷一路以来,很多东西都是献给国家和人民的,鳌园开放跟他所走的思路是一致的。”他说,鳌园免费开放后,游客没有门槛就能走进景区,瞻仰了解嘉庚先生的一生。

游客陈先生说,嘉庚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让更多人知道。鳌园免费开放后,人们来了解参观就更方便了,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主动来了解嘉庚精神。

责任编辑:杨林宇

相关阅读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暖心服务助力在闽台胞融入“新家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