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农业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泉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推动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专利技术强农,用知识产权彩笔绘就了泉州乡村振兴秀丽画卷。
依托“一站”“三书” 发展品牌农业
商标是市场竞争的宝贵资源和品牌农业发展的重要底色。为加快构建品牌支撑体系、提升泉州优质农产品竞争力,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以商标品牌指导站(“一站”)、商标注册建议书等商标行政指导“三书”为依托,综合运用建议、提示、提醒、宣讲等服务举措,引导各环节的企业、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优质和规模化农产品及时进行商标注册。
“十四五”以来,全市建成和筹建商标品牌指导站30多个,发放商标注册建议书等商标行政指导“三书”2000多份,组织近千家经营户参加“商标宣传走进茶行业”活动,为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厂门口、田头边”点对点的商标指导服务。目前,全市农产品年均新增注册商标量保持在1.1万件左右,形成与“茶叶、水果、蔬菜、海产、食用菌、畜禽、林竹”等拳头品类相应的商标发展体系,并涌现出盼盼食品、金润等一批高知名度涉农商标,带动农户20多万户。
强化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保护 发展特色农业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帮扶符合条件的“名、优、稀”农副产品注册和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十四五”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下达220万元资金,支持3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7个地理标志商标发展项目,近三年来全市新增“五里街韭菜”等9件地理标志商标,总量达54件。
通过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保护,县域特色农副产品受到强有力的品牌法律保护,市场竞争力有效提升。以海洋渔业为例,全市现已拥有“小岞虾仁”“崇武鱼卷”等16件地理标志商标,其中,在“崇武鱼卷”地理标志商标带动下,当地从事鱼卷加工企业和家庭作坊达100多家,成功开发鱼卷、鱼粳、鱼丸等系列产品,年产量约7500多吨,产值约3亿元,已成渔民创收的主渠道之一。
为解决地理标志商标使用权和所有权“两权分离”问题,市市场监管局还会同福建农信联社泉州办事处,在全省首创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及其风险补偿试点。目前,试点工作已在多个县域取得突破,共为12项地理标志商标合计授信2亿元,为农户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助力。
鼓励专利技术培育运用 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泉州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工作为契机,鼓励各类涉农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和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等项目,先后对佳友茶叶机械“茶叶烘干、烘焙机械专利导航”、中科生物“立体多层无土栽培装备专利导航”等一批通过知识产权贯标的农业企业按规定予以20万—50万元不等的补助。
针对荒漠、戈壁等极端自然条件植物栽培难题,泉州还大力支持中科生物公司实施“植物工厂装备技术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给予100万元补助,推动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立足泉州在“乌龙茶、绿茶、红茶”等品类上的优势,引导龙头企业、规模企业发力茶叶“深、精、专”,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其中,“‘金花’佛手紧压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闽南水仙茶树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转化与示范”等项目被列入省、市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泉州晚报记者 郭雅莹 通讯员 薛缤勇)
责任编辑:唐秀敏
- 福建首创3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团体标准2023-04-06
- 泉州市召开现场推进会助推农产品销售2023-03-21
- “熊猫和花”已被注册商标 网友:不愧成为“熊猫界女顶流”2023-03-03
- 新鲜农产品短缺 英国部分超市限购水果蔬菜2023-02-22
- 台湾地区农产品贸易逆差破纪录2023-01-12
- 厦门同安举办农业嘉年华 两岸农产品同台秀特色2023-01-10
- 台企参展广西名特优农产品(桂林)交易会2023-01-06
- 乌基础设施部:三艘货船离开乌南部港口2022-11-30
- 福建最大农产品交易市场年底封顶2022-11-29
- 宁德再添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2-11-15
-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
“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体验采风活动举行2023-04-06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