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社会新闻
分享

海峡网9月3日讯 (中国新闻网记者 王禹)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勾勒出中国未来建设体育强国的远景,大到冬奥、三大球目标、体育产业发展,小到每个百姓的健康都涵盖在内。那么,作为未来体育强国的一份子,你是否现在就想开始锻炼了呢?

全面统筹

全民健身蓬勃发展

说起锻炼,如今全民健身已经深入人心。在体育强国的规划中,它将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将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离不开全民健身事业的统筹发展,首当其冲便是场地问题。为此,《纲要》提出要加强城市绿道、全民健身中心等场地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并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体育场所;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的同时,有序促进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全民健身的推进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关键。未来,要因时因地因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制定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还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考核体系,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以达到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将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

发挥带头作用

强调三大球整体提升

作为传统体育大国,足篮排“三大球”的发展时刻牵动着国人关注。《纲要》提出要全面推动足球、篮球、排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三大球”发展道路。特别在“战略目标”部分明确,到2035年实现“三大球”与基础大项实现均衡发展。

为何将“三大球”单列出来强调?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解释说,从问题角度来讲,现在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作为集体类的、受众比较多的、参与人群比较广的“三大球”,现在在中国发展得还不够好。

“把‘三大球’项目单独提出来,是为了更好地凸显它们在整个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带动作用,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和参与人群的受众面。当然,实现‘三大球’的整体提升,也需要培养项目文化基础,打好青少年训练基础,使‘三大球’的发展能够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之上。”

根据《纲要》,未来将起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三大球”训练、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科技助力,提高“三大球”训练、竞赛的科学化水平。同时也将挖掘“三大球”项目文化,提高大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稳扎稳打

体育强国建设三步走

李建明介绍,《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从体育发展的实际和体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制定的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具体框架,为体育强国建设指明前进方向,确定了目标。

首先,《纲要》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三阶段战略目标。具体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体育领域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全民族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到203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

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发力竞技体育

北京冬奥会要创最佳战绩

正如李建明所言,当下国内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全民健身向前迈进的同时,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样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对于这一点,《纲要》也有更高的要求。

《纲要》提出到2035年,竞技体育要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三大球”与基础大项等实现均衡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如今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已不足一年,北京冬奥会也近在咫尺,两大赛事的备战刻不容缓。《纲要》要求在保持传统优势项目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基础项目;持续加大冰雪项目选材力度,恶补冰雪项目短板,不断提高冰雪竞技水平。

最终打造出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一流队伍,确保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残奥会上取得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实现全项目参赛,取得中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参赛史上最好成绩。

鼓励优势品牌“走出去”

推动体育产业成支柱产业

国内体育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随着政策的匹配支持,需求的进一步释放,体育产业已然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国内体育产业增加值7811亿元,2014年到2017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4.6%,处在快速发展和上升期。

如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确认将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迎来拐点。“从世界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我们现在的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但发展后劲比较强,我们发展的增速会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李建明说。

《纲要》强调,将支持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显著提升体育用品供给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体育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体育品牌,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

李建明表示:“经过科学测算,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体育产业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如果体育作为一个产业占到GDP的总量达到4%,就可能成为一个支柱性产业。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现在已经有了这方面发展的良好基础。”(完)

责任编辑:黄仙妹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民进党拟收“战争税”、台军在金门打实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