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际频道>国际新闻
分享

仅中国有“相亲价”?瞧瞧全球相亲“明码标价”

编者按:最近,一份“相亲价目表”刷爆朋友圈,带火了“中国式婚恋观”话题。在价目表上,单身男女按照户籍、房产、学历等条件被“明码标价”,划分进通常在商品交易中才会听到的顶配、高配、低配等类别。据说,这份价目表是北京相亲角大爷大妈的“行为准则”。这是理性计算,还是爱情买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亲看条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只不过,在其他国家很难找到“价目表”这么直白的东西。在《环球时报》驻外记者的采访调查中,也听到了其他国家父母和年轻人认同“门当户对”的声音,得知类似于“不找外地人”的做法。

日本:从“三高”到“三低”,一直都有硬指标

相亲在日本被称为“合婚”,从江户时代开始流行,至今仍是日本男女相识结婚的主要方式。很多单身男性常常奔走于各种相亲活动,但最后还是被无奈“剩下”。7月4日,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日本男性50岁仍未结婚的比例达到23.37%,创下历史新高。另一项调查显示,18至34岁未婚者中,85.7%的男性“想要结婚”。

想结婚但结不了婚的主要原因并非宅,而是穷。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日本单身女性及其家庭始终把男方经济状况作为重要择偶条件。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日本经济全盛期,当时日本女性的择偶条件是“三高”:高收入、高学历、高个子。泡沫经济破灭后,她们看重的条件变成“三C”: Comfortable(收入宽裕、生活舒适)、Communicative(彼此沟通、门当户对)、Cooperative(合作、协助)。进入21世纪后,“三C”演化为“三低”:低风险(有保障家庭的雄厚经济基础)、低姿态(放弃大男人主义,凡事尊重女方)、低依存(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把家务育儿等事全推给女方)。不难看出,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形势变化,日本女性“放弃”了高学历、高个子等条件,却一直死守经济条件这道防线。

日本男性能否结婚,硬杠杠一般是年收入400万日元(约合24万元人民币)。日本Naver网站曾对3500人进行婚恋调查,其中75%的20岁至30岁未婚女性要求男方年薪至少是400万日元。另有数据显示,20岁至30岁的日本男性中,只有15.2%能达到这个指标,30多岁的男性达到这个要求的比例为37%。年收入未达到400万日元的男性大多为非正式员工。目前,日本非正式员工占员工总数4成。

除了收入,日本女性相亲时还十分关心对方家中老人的身体状况。多数日本家庭仍然有着女性婚后做家庭主妇的传统,因此如果男性家中有老人常年卧病在床,那么照顾他们的重担就要落在妻子身上。

对于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男性而言,他们反倒不喜欢女性收入过高。在相亲市场上,年收入超过1000万日元(约合60万元人民币)的女性是最不受欢迎的对象,甚至被称为“合婚怪兽”“相亲炸弹”。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显示,男性主要要求容貌和性格好。也有人十分偏爱高学历女性。《环球时报》记者一名日本朋友就经常提及他太太毕业于东京大学。虽然他的妻子现在是全职太太,但东京大学这个门面让他有理由相信:子女的遗传基因好,而且,聪明的妻子足以应付教育问题和生活中的一切琐事。

日本人找对象也存在“地域歧视”,东京人往往不愿意找外地人,理由是生活圈子不同,共同话题少。在前阵子大火的日剧《东京女子图鉴》中,女主角来自秋田县农村,偶然认识年薪800万日元(约合48万元人民币)的东京男子孝之,便幻想着跟他结婚。结果,自称不婚主义者的孝之背着女主角娶了来自东京的富家女。

尽管在相亲中会遭遇各种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但日本单身青年仍不断加入相亲行列,因为他们认为这是通往婚姻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相亲中要注意哪些礼仪、如何表现等文章是日本各大网站永不消失的话题。

责任编辑:刘微

最新国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凯旋农贸市场开工位于火车站商圈 明年5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