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台海网1月17日讯 35年来,厦门经济特区以“厦迎五洲客,门泊万里船”的气魄,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形成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先行先试 搭建全球经贸合作平台

1984年7月4日,印华地砖厂的第一条生产线投产,填补了国内建材行业的空白。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厦门经济特区牢记使命,以壮士断腕、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致力于探索开路,先行先试。一项项“第一”是表征和记录——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成立首家中外合资银行,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率先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如今,逾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厦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占福建全省一半以上,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外贸口岸城市,外资企业也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5年开拓进取,厦门“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步伐从未停歇。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机遇,厦门继续大力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保税区建设,促使对外开放向高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发展。通过举办“九八”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国际投资论坛、建立保税市场等内外需齐拓展的举措,搭建起全球经贸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多措并举积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厦门也率先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税收、资金、人才、公共平台、示范园区、统计等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开拓进取 “走出去”成为转型新动力

我市逐步构建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对外交流对内辐射的重要窗口。今年8月,我市境外投资项目和投资额再次刷新数字,突破“千、百”大关。35年来,我市累计登记境外投资项目首次突破千个大关,达1132个,项目分布在67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117.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105.6亿美元。同时,我市货物贸易占据全省“半壁江山”,特区建设以来货物贸易年均增长20%,“厦门制造”已销往222个国家和地区。

“走出去”成为企业转型发展新热点,境外投资已成为厦门市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成为厦门市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参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助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走出去”也成为我市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境、开展跨国经营、开拓新兴市场,促进转型发展的新热点,境外企业每年带动货物贸易超过40亿美元、服务贸易超过5亿美元。

“一带一路”是时代赋予特区对外开放的新使命,我市正充分发挥作为“海丝”战略支点城市的优势,加强与沿线国家投资贸易合作为抓手,策划生成一批合作项目和平台。开通中欧、中亚两趟班列,打造连接欧、亚大陆的物流大通道,“海丝”建设已成为我市对外开放新引擎。

广结友城 拓展对外交流领域

惠灵顿路、佐世保路、泗水路……特区建设35载,鹭岛已是友城遍天下,友城的元素也融入了特区建设之中,包括以友城命名的道路、相关的建筑雕塑等。1983年3月31日,与英国加的夫结好首开我市国外友好城市交往先河。至今,厦门已缔结了18座国际友城,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以友城为基点,拓展了一批友好港口和学校等对口友好交流单位,对外交流遍布五大洲。

友城不仅帮助市民看世界,更成为厦门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培训人才、扩大合作的重要渠道。新时期,我市更与各友城不断提高交流层次,涉及政府、经贸、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科技、医疗卫生等各领域,特别是为企业牵线搭桥、寻找商机,强化经贸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与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市结好案例成功入选我国首部城市外交案例书籍,成为我省唯一入选案例。杜尚别市是我市在中亚的首个友城,为厦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海凡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第二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