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北京迎祭扫高峰 首场免费集体自然葬葬礼举行

很多市民手捧鲜花走进八宝山等公墓文明祭扫 本报记者 刘平 摄

今天是清明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本市迎来首个祭扫高峰,各墓区治安、交通秩序良好,消防未接报火情。市民政局提醒市民错峰扫墓,避免人流拥挤。

今天清晨不到6时,朝阳区长青园骨灰林墓地就迎来了第一批祭扫的群众。在墓地门口,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白色的菊花,送到每一位前来祭扫的市民手中,鼓励市民文明祭扫。记者上午在园区看到,扫墓井然有序,生态葬纪念广场前,前来祭扫的市民纷纷将花束轻放在纪念碑前,默默悼念逝者。今天上午,记者从市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临时指挥部获悉,作为清明节前第一个祭扫高峰日,截至上午10时,全市共接待扫墓群众28.8万人,疏导机动车5.3万辆。和去年相比,扫墓群众人数下降了4%,疏导机动车数减少了5.3%。而城区内祭扫较为集中的八宝山地区,接待扫墓群众1.7万人,同比下降了32%,更多市民选择绿色祭扫。

上午10时,在长青园骨灰林墓地的“落英缤纷”草坪上,首场免费集体自然葬葬礼在这里隆重举行。服务人员一袭黑衣,轻捧装有逝者骨灰的可降解骨灰坛走入草坪,伴着柔缓的音乐,将骨灰坛放入事先挖好的土穴中,一铲泥土,一把花瓣,最后轻轻将土穴填平,摆上鲜艳的花束,首批31位逝者的骨灰从此葬入泥土。宋女士是其中一位逝者的家属,“我这位亲家母节俭了一辈子,身后事也要求一切从简。”前阵子宋女士和家人来长青园本来是想报名海葬,发现全新的自然葬形式更为简单,于是选择了自然葬。“不用找墓地,省了很多人力和时间,也不给孩子留太多负担。”自然葬完成后,土穴会恢复原貌,看上去和普通草坪无异,但这个区域将封闭管理,不会让人随意踩踏。

这也是本市首批享受免费自然葬的逝者,从今天开始,全市范围内正式启动骨灰自然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对于骨灰自然葬,市民零付费,每份骨灰葬补贴定点公墓4000元,用于业务办理、购置可降解骨灰容器,提供告别、安葬仪式、日常祭扫、共祭等礼仪和安葬服务。目前长青园骨灰林墓地、北京市太子峪陵园为指定单位。逝者使用可降解容器或者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安葬区域以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自然方式进行美化,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且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崇尚逝者回归自然。

为了方便家属祭祀,选择自然葬的家属可获得刻有二维码的纪念牌,记者看到纪念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可根据家属需要进行设计。扫二维码后,手机上可显示逝者的照片、简介、座右铭、生前作品等,家属可以将纪念牌带回家,也可以存放在墓地专门的区域。骨灰自然葬的服务对象为具有北京市户籍的亡故居民,家属携带亡故居民的火化证明及复印件、亡故居民的户口簿及复印件、经办人的身份证件及复印件,签订骨灰自然葬协议书之后移交骨灰,即可完成办理。骨灰自然葬业务办理和服务实施均由承担骨灰撒海服务的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负责,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前往办理。

此外,本市多个公墓也推出便民活动,例如昌平区桃峰园第七届清明文化节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今年新增1000多个车位,缓解扫墓群众停车难。(记者 叶晓彦)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交警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终生禁驾名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