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际频道>国际新闻
分享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公开木星探测器“朱诺”号收集的最新数据及研究报告,包括木星两极的高清照片,显示它们表面覆盖多个直径堪比地球的风暴。科学家对新发现感到兴奋,认为有助重新认识木星运作。

NASA公布木星两极照 NASA最新计划抵达1000亿亿美元的行星

据报道,科学家本来只知道木星两极有一些闪闪发光的椭饼图案,在“朱诺”号的高清镜头下,这些图案原来是紧排在一起的超巨型风暴,部分直径达2800公里,有些甚至更大。

“朱诺号”在赤道附近探测到厚度达最少350公里的氨气带,科学家推断这是循环系统一部分。新的重力数据显示,木星核心可能较科学家原本估计松散,甚至不存在。

科学家还发现木星磁场可能较预期中强,NASA形容木星是一个“复杂、巨大及动荡的世界”,美国西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博尔顿称,新发现有助重新探讨如何探索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朱诺”号预定与木星近距离“接触”最少12次,任务将于2018年2月结束。

延伸阅读:NASA最新计划抵达1000亿亿美元的行星

NASA公布木星两极照 NASA最新计划抵达1000亿亿美元的行星

[环球网军事5月12日报道]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0日报道称,为开采价值数万亿美元的稀有金属,同时方便星际航行,中国公布了建小行星基地的计划,并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将付诸实施。报道引述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叶培建院士的话说,中国不久将研究方法,把机器人或航天员送到合适的小行星从事开采工作,并把矿产带回地球。

报道称,他透露的计划中,可以将飞行器送到某个小行星,开采钯、铂等用于智能手机和汽车上的稀有金属。今年年初,叶培建表示,中国可能在2020年至2025年之间进行一次类似的探索任务。

台湾《联合报》报道说,大陆对小行星资源开发平台近期的方案设想是:捕获一颗小行星,将其控制在可达范围内,然后开展机器人或载人资源开采,获取小行星上的稀有资源后返回地球。或者直接利用小行星的矿物资源,开展在轨建造工作等。该方案的远期设想,是将小行星作为太空中转站,为人类建立空间设施及星际航行转移系统提供基础材料,开展更深远探测任务。

开发利用小行星的计划并非只有中国在推进,美国等航天强国也早就盯上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福克斯新闻网称,小行星不但可以作为上述星际航行任务的基地,而且在小行星上采矿的经济价值可能高达数万亿美元。美国CNBC网站称,高盛集团今年4月发布报告,称太空经济有着长远而持久的机遇,未来20年间,其行业规模将会成长至数万亿美元。以小行星采矿为例,虽然很多人认为,小行星采矿的障碍很大,但实际上,金融和技术障碍已经非常低。根据加州理工学院的建议,未来勘探探测器的成本可能只需数千万美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3年就表示,他们将对小行星进行开采。2017年1月,名为“灵神星”的飞行器担负研究和开采位于木星和土星之间的同名小行星——“灵神星”。据科学家评估,灵神星铁资源价值1000亿亿美元,一旦NASA将它们采集运回地球,全球商品价格系统将崩溃。

国内媒体援引叶培建的话称,“我国只要去做,10年内就能开展示范性工程;要实现大规模开采,大约需要50年左右。”不过,他也认为,距离梦想成真还有不少的技术门槛需要克服。小行星探测在“选、探、控、用”等方面涉及诸多关键核心技术。比如在选择小行星目标时,涉及参数识别与分析、科学价值评估、工程可行性分析等;对目标小行星开展前期探测,要解决长时间星际飞行电源与燃料供给、深空暗弱目标自主导航,以及弱引力天体的捕获、着陆与附着、表面运动等问题;对于选择并到达的小行星目标,需解决如何在近距离实现小行星操控作业问题,包括消除小行星的自旋,偏移它的轨道或将其转移至目标区域等。

责任编辑:刘微

最新国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稳居第一丨中国人寿2023年总保费、内含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