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一炷蒲香滿庭烟,香香韵味入丹田。”福建永春达埔镇制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香都”。如今,达埔共有制香企业296家,产品达300多种,年产值突破40亿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制香基地之一。

时值冬日,新华网记者在达埔镇中国香城(二期)内看到,趁着天气晴好,工人正在晒香。其中,最为养眼的便是园区入口右侧的兴全香业,从空中俯瞰,晒香场色彩斑斓,像是一幅抽象画。

今年28岁的洪仲森是兴全香业的总经理助理,从家族传承来算,已是“香三代”。他说,300多年前,曾任泉州市舶司的阿拉伯大商人蒲寿庚后裔移居达埔镇汉口村,将制香技术带到永春,而他爷爷就曾经担任汉口制香厂厂长。

洪仲森是永春香界闯出的一匹黑马。2012年10月,《永春县关于推进香产业发展的八条措施》正式实施,引导涉香企业公司化、规模化和抱团发展,以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做大做强香产业。“香八条”甫一推出,洪仲森嗅到商机,便远赴韩国、日本等国家考察学习,随后开始研发兴全系列的高端居家养生香。当年,兴全香业年产值便超过千万元。2015年,兴泉香业从汉口村搬入中国香城(二期),厂房占地约50亩,总投资超1亿元。

“政府有决心,我们更有信心。”洪仲森告诉记者,兴全香业这几年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逐步从朝拜产品的狭隘空间跃升到保健养生、文化欣赏的层次,开发出禅香、养生香和家居香等系列产品,售价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去年,不止于产品创意创新的洪仲森还斥资数百万元在泉州市区开设了一家香道馆,推广永春香文化。

作为“海丝”的活见证,永春香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一批像兴全香业这样勇闯市场的香企正努力探索产业转型之路,通过技术创新,使产品跃升到保健、养生、文化欣赏的更高层次,提升附加值,不断提升香产业发展水平。

“目前,永春县香企业共有136个产品获得国家专利,拥有省著名商标8枚、市知名商标8枚,13家制香企业通过ISO认证。”达埔镇党委秘书洪炳灶介绍说,永春提出打造百亿香产业集群的策略,并专门在达埔建设了香品产业园。其中,一期规划用地265亩,已有4家重点制香企业入驻并投产;二期用地650亩,10家来自马来西亚、台湾及本地企业入驻,已有6家企业投产。

一支香火了一个镇。记者在达埔镇采访时看到,这里的香品已经从单一的神香发展到保健香、卫生香、无烟香、工艺香等系列,外观则有线香、篾香、盘香、塔香等不一而足。各色的香品除了适应不同场合使用外,还根据人群特点分为“男人香”和“女人香”,香具更是从最常见的香炉发展到手炉、香筒、香插、香囊等,整个香产业链十分“饱满”。

“除西藏外,国内各省市均有永春香销售。在东南亚地区,永春香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洪炳灶说,更可喜的是,今年9月,达埔“香都小镇”成功入围福建省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标志着“中国香都”迈入“特色”时代。

一支香火了一个镇“中国香都”迈入特色时代

图为彬达公司的香道表演。 

责任编辑:林航

相关阅读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首个数字文旅生态大会在榕举办,开启文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