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福州民间盘诗有“双抛桥下水清清,我哥和妹心连心”的对唱。一座古石桥、两棵“合抱榕”,在福州家喻户晓。记者22日获悉,这座古桥——双抛桥,本月将启动30年来首次大修,预计4月底完成。记者为你独家揭秘古桥将如何焕新颜。

双抛桥本月启动大修 揭秘古桥如何焕新颜

现状双抛桥与合抱榕。

福州版“梁祝”发生地

“流从江海秋添浪,派合东西午会潮。”这是清嘉庆进士杨庆琛诗中古时双抛桥一带的景致。双抛桥古名“合潮桥”,古城东南二潮合流于此故名。

双抛桥桥名的来历,则来源于福州版“梁祝”的故事。这里面流传着两个版本。一是来源于地方史志。据《闽杂记》《西湖志》等记载,古时候一对相爱的恋人,誓结夫妇,但不得如愿,因反对封建礼教,于月夜从桥上双双投河。死后从河的两岸长出两棵榕树,树根在河底盘根错节,枝条渐渐伸向对岸,终于合抱在一起。后人为纪念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遂将合潮桥改名为双抛桥,而这两棵榕树也就成为了“合抱榕”。另外一个版本,则来源于民间故事,加入了恶少抢亲,这对恋人被家丁设计捉住后捆绑抛入河里溺亡的情节。

历史故事流传千百年,为双抛桥增加了缱绻的人文色彩,桥畔的“合抱榕”实实在在地为古往今来的市民、游客遮风挡雨,被评为福州十大古榕。

从“两桥”变“单桥”

现存的双抛桥为南北走向的单跨石拱桥,宽3.02米、长9米,桥下券拱跨4.8米。桥面南北向呈弧形(北高南低),两侧各设有一排石栏杆,10根望柱头分别刻有古典的寿桃、金瓜、狮子等造像,各望柱之间榫接有石栏板。中部的望柱栏板上刻有:“古今合潮桥”“甲戌年重修”“古迹双抛桥”“光绪丙午年建”等字样,揭示着它的身份来历。

据桥石栏板题刻,桥始建于唐天宝十二年(753年)。据文物部门考证,现存桥梁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修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修。

有趣的是,在1928年出版的《福州市全图》中,双抛桥标注为呈直角的两桥。但同年随着东街口一带大规模改建马路,杨桥路扩建,双抛桥北半部成为杨桥路的一部分被改造,只剩单桥。

20世纪90年代初,在城市建设中,该桥被迁建至现有位置,桥北段部分未复原到位,成为一座残桥。

从三方面全面修缮

注重保护突出特色

据市文物局介绍,20世纪90年代初双抛桥迁建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历史问题,如增加了与原桥不相符的错层式屋盖,在之后的30年间未进行保养维护,致使双抛桥残损较为严重。

记者在现场看到,双抛桥后加盖的桥屋盖受到周边榕树的影响,局部坍塌,木构件糟朽较为严重,桥面条石部分起翘、移位等。

据介绍,此次将对双抛桥启动全面修缮,包括三大方面:对古桥建筑本体进行维修,对桥廊重新制作安装;对古建筑本体外1米范围内进行明、暗沟挖制;对周边树木进行修枝。

修缮设计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对有蚁害、糟朽的木构件等病害进行处理,使建筑的病害得到遏制,恢复原建筑主体结构的性能。修缮施工时将最大程度保持文物实物遗存、历史信息和价值,以恢复原状为修缮的主导思想,不采取过多干预,对需要修复的部位突出地方特点,如采用地方工艺和材料。

由于双抛桥畔的“合抱榕”已成为古桥风貌的一部分,是福州重要的古树名木,所以文物部门也对修缮过程中树木的修剪数量及尺寸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福州古桥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琼河七桥”之一的双抛桥是福州古桥文化的“活化石”,流传出的凄美爱情故事已成为老福州人独特的历史记忆,值得好好呵护和流传。(记者 管澍/文 林双伟/摄)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5月1日,美可普五一新院盛大开业!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