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金融频道>金融行业>证券新闻
分享

今天“次新股”集体暴毙,大盘跳空低开,留下K线上的一座“雄安岛”。

次新死了,缘于最爱“次新”的那批人惹上了麻烦。上周,证监会通报16宗案件,监管层指出,某些投机者利用多账户恶意拉抬次新股 。

证监会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次新股短期涨幅较大,价量呈现明显异常,集聚风险,已经涉嫌操纵市场,稽查部门通过立案坚决查处次新股交易中的违法不当行为,引导股价理性回归。

具体来看,16起案件的三大特点分别为,一是恶意利用次新股盘面市盈率低的特点,利用多个账户快速拉抬股价,引诱个股价格暴涨暴跌;二是成批使用地域明显的账户,利用资金优势,使用拉账抬等方法炒作多只股票,团伙化特征明显;三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等利益关联方,非法操纵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市锄构明暗结合、虚实结合,联手操纵公司股价,意图通过高位套现非法谋利。

次新股基本上没有大的做空对手盘,上市初期大部分筹码还处于限售状态,合力做多牟利成为共识,股价自然容易拉升。

以往,次新股的炒作路径是,上市初期流通盘小,持股集中度高,便于主力资金拉升。一轮炒作过后,借着股本扩张的名义,通过定增向市场讲故事“圈钱”。扩张的不是上市公司在行业内的“壁垒”,抑或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大部分“成长股”来说,定增一方面是圈钱,另一方面则是“市值管理”。

曾几何时,有市场分析人士表态,“质地优良、有想象空间的个股,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类个股基本面上处于高速成长期,营收和业绩增速非常快。更重要的是它未来的想象空间非常大,股价将跟随公司一起成长。此类个股,是未来牛股的诞生之地。前提是要在估值相对合理时介入。”

高估值背后除了稀缺性,次新股背后是故事性。但是故事性已经在慢慢退出市常2月份的时候,监管层对于融资的限制,基本封堵了无限讲故事的可能性。

一旦再融资被堵上漏洞,股市“故事会”也将受到限制。之前已经经历过圈钱,现在高估值的中小创需要兑现自己的故事,才能继续把故事讲下去。有多少上市公司真正做到兑现呢?至少目前来看,这个数字是很小的。

失去了讲故事的能力,其自身“质地”导致的易炒作性也在流失,次新股的未来似乎是可以预见的。当然,一竿子不会打翻一船人,真正安安心心做实业的公司,必然能够得到大资金的支持。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证券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希腊雅典遭撒哈拉沙尘侵袭 天空变成橙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