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夯土筑房、匣钵垒院、桐花掩映、岭田悠然……走进碗窑村,数口古窑址、作坊铺,错层叠建的传统民居,以及与古商道一起保存下来的风俗,展现着与众不同的古村风貌。

碗窑村,地处蕉城区飞鸾镇东南部,毗邻三都澳,因制碗烧龙窑而得名。明末崇祯年间,碗窑村的开辟者因陶土到访于此、因手艺聚集于此,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悠长而动人的匠人故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飞鸾镇正大力挖掘碗窑村传统陶文化历史,保护现存的古村落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先人智慧特色民居聚集

与其他古村落不同,碗窑村的房屋,墙体上大都镶嵌着一排排环状的棕红色物件。这种墙叫作“匣盒屋”,由烧窑用的匣盒建成。远远望去,墙体犹如麻绳编织的艺术品。

据史料记载,碗窑村的先祖由泉州一带迁居于此。由于村子紧挨着山和海,人们缺乏生产工具,既不能加工石头,也无法生产砖块,造房子的原材料无从可得,聪明的先人于是因地制宜、就近寻找材料。

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匣盒起保护陶坯的作用。产品烧制成型,匣盒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因其防潮耐腐蚀,村民便将匣盒重新利用,成为碗窑村特有的建筑材料。这里的墙体,由里外两层碗盒砌成,有七八十厘米厚,隔热隔音效果好,屋内冬暖夏凉。

如果说“碗”房是平民居所,那么“五梅花”古建筑群则是当地的“豪宅”。古时村里流行闽南语,主要姓氏为黄、罗、蔡、吴、叶等。其中蔡氏后人依据梅花状的风水布局先后盖了五栋房屋,称为“五梅花”老宅。

五座老宅均为一般明清风格建筑,院落宽敞,雕花精致,布局考究,既有浓郁的闽东地方建筑特色,又杂糅了闽南建筑风格,特别是梁枋、托梁、雀替、斗拱间的彩绘,复杂多变、气派非凡。

修复重整 古村再现光彩

虽然作坊、工厂已不复存在,但村子里陶文化的内涵并未消失,新时代的“窑村趣史”正在被当地人努力激活。

为了让古老的碗窑村重放异彩,飞鸾镇政府以国道G228线建设为契机,着重以碗窑传统古村落的申报为重点,连接新飞路建设,全面推进碗窑陶文化产业发展。

“碗窑村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开发以保护修缮为核心,对大坑龙窑、传统窑街、传统民居等古遗址核心构成要素进行科学修缮。”碗窑村村支书郑爱明介绍说,修缮将保持和延续文化遗存传统格局、空间尺度和历史风貌,进一步完善该村文化历史构成要素,实现传统风貌的统一协调,维护传统风貌的完整性。

同时,村里已有企业开始发展制陶作坊,开发古窑体验类旅游产品,增强游客的体验性与趣味性。村里的目标是,充分复原历史上兴盛的制陶风气及场景,打造主题旅游村落。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政府发力,村民也在不断加强保护意识,通过实际行动“给遗迹让路”。“碗窑村的匣盒屋大多为私人所有,过去有些村民将其改造为砖墙、水泥墙,现在已经没人这样干了,有条件的都在自发修复。”碗窑村村主任叶茂松说,村两委加大宣传力度,反复讲解古迹的文物价值,让村民充分认识到“匣盒屋”的历史意义。保护好了,游客多了,古村重现了光彩,村民也有了更多营收的途径。

文旅结合 老树重发新枝

元宵节是碗窑村一年一度的“盛典”,村民会自发组织“闹元宵”——舞碗板龙、白眉青狮、游铁枝等表演习俗,均是碗窑先民从闽南带来的传统。

据设计者黄奇鸣介绍,舞碗板龙是由板凳龙在当地陶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特色便是用制碗的碗板作骨架,代代相传至今。

元宵当天,年轻力壮的村民会抬着百余米的碗板龙穿梭于人海,一条白龙在观音庙石山宫,一条金龙在鲎沙境。游行开始,沿途人们举香放炮,然后回返至石山宫前的海边空地,开始团龙。两条龙一白一金狂舞、交缠、合为一体,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村民团结互助、抱团胜利。

“过去‘闹元宵’参与者大多是本村村民,表演规模也远不如现在。”叶茂松说,近几年,随着投入增加及本地官方微信平台“大梦蕉城”的推介,碗窑元宵节人气高涨,如今已成为闽东地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日趋火热的民俗表演和别具一格的古村风貌,每年都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为此,飞鸾镇政府规划建设碗窑村陶文化创意园区,作为碗窑陶振兴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据了解,园区计划投资249万元,将村里的废弃窑厂改造为摄影旅游文化创意园,未来将建设陶文化展陈馆、陶培训中心及摄影基地、文化交流中心、休闲度假区、民宿及文化长廊。制陶、民俗、艺术、旅游、休闲、摄影……诸多文化元素将在碗窑村交融,古村重发新枝指日可待。(记者 庄严 通讯员 张中尧)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AISE宝褓俱乐部开源计划发布!喜临门助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