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社会新闻
分享

日前有媒体记者发现,出台《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起草单位之一的民泽公司,旗下的天猫龙羊峡旗舰店内共有12款产品,目前折扣在4.9-7.7折不等。但月销售量却很低,除去两款肉松产品,10款虹鳟产品中,4款月销量为0。另外一家参与标准起草的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京东自营店已被下架。

虹鳟出标准后滞销-卖家自己的问题

当荷裕总裁吕昕被记者当面问及:标准推出后荷裕业务受到影响,其对此是否感到后悔时,吕昕强调,“制定标准这种事永远应该是正确的,只不过是你制定了什么标准而已。”

这份标准由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制订,参与者都是水产品食品公司。在商言商,将不同种属的虹鳟也命名为三文鱼,这种关联除了想要提高自家的销量外,想不出对消费者有什么好处。

虹鳟出标准后滞销-卖家自己的问题

在约定俗成的概念中,三文鱼的所指很明确,就是可以生食的大西洋鲑。将淡水虹鳟也称作三文鱼,会因为二者价格有差而形成混淆,而且淡水养殖环境很难控制,一旦寄生虫杀灭不彻底,生食虹鳟就会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混淆概念,是对消费者极不负责的做法。

事实上,参与制订标准的这些公司,之前在电商平台没有明确标注虹鳟。有报道提到,有消费者购买荷裕产品被误导,且维权受阻,电商客服在回复时,正是援引《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后来争议升级,迫于压力,几家公司才在产品上注明了虹鳟的字样。

对于将产品名改为“虹鳟”并将虹鳟产品及荷裕自营旗舰店下架一事,京东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此举属于正常的业务调整。京东生鲜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避免其他产品也存在信息不完善从而带给消费者困扰,我们对店铺其他产品的产地、食用建议、养殖方式等产品属性进行暂时停售排查,无问题后将再次上架销售,避免出现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除了线上销售,线下虹鳟与三文鱼的混淆和误导现象也已存在。8月20日,记者暗访上海江杨水产品批发市场时,一商户告诉记者,“寿司店一般卖进口的(三文鱼)多;自助餐随便吃的,就要便宜的(虹鳟)。”对于两者的区别,该商户说,一般外行人看不出来,“上过几次当就好了。”

市场经济讲究诚信透明,这份标准虽然在争议中蒙混过关,消费者还是会用脚投票。现在的资讯如此发达,企业和产品的口碑能够快速传播,参与标准制定的水产品公司为了卖货而罔顾常识,漠视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刻意用虹鳟充当三文鱼来卖,如此做法可谓吃相难看。

不把消费者放在眼里,那么所谓推动行业规范,不过是企业自私逐利的举动,绝不是什么“永远是正确的”。几家水产公司闭门造车的标准,最终只换来电商平台的惨淡销量,这个结果喜闻乐见,也是企业为自己的我行我素买单。它也提醒商家,无视消费者权益,不可能有好的回报。

本文来源:【caseyful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杨林宇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台北市纪念建城140周年系列活动“开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