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莆田新闻
分享

东南网莆田6月2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通讯员 陈顺妹 陈碧龄 文/图)“河湖治理后,水更清了,岸更绿了,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家住莆田涵江区白塘镇的黄大爷连连夸赞。6月,散步在白塘湖畔,只见湖面碧波荡漾,岸边绿树环绕,鸟语花香,一派水乡风光。“变化”的背后,是涵江区在河道治理上下的功夫。

近年来,涵江区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为目标,,在落实落细河湖长制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护机制,分类施策改善水环境质量、多方共护河湖健康生命,再现美丽水乡涵江。

实行三级分类,精准工作目标

据悉,涵江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境内共有大大小小河道21条,干流总长达65.8公里,流域总面积551.12平方公里,其中又包含市级河道、区河道及镇级河网。

“涵江区坚持分类施策,将辖区所有河道分成3类,针对不同河道类型,制定相对应的治理标准和措施。”涵江区河长办工作人员许少华介绍,对于市级河道,涵江区要求确保行洪安全,保留其“宽广通畅”的特点;对于区级河道,则以打造“样板河道”为目标,强化保洁、添绿造景,为居民打造生态宜居的水环境;对于镇级河网,则充分考虑其“乡村”特点,以“水清、河畅”为目标,常态化开展河道“四乱”工作,同时做好周围老百姓的思想工作,爱护河道卫生,杜绝违章搭建、沿河种植等情况的发生,使乡村河道更多具“生态美”。

增强多方联动,同奏联治交响曲

“河道治理是一项久久为功的惠民工程,需要综合考量、多方联动、紧密部署、有序推进,加强河长办、乡镇办及各部门之间三方联动。”陈碧龄说。

近年来,涵江区持续探索“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的治水模式,由河长办统筹协调,整理河道问题,并将其交办给各个单位,督查整治出实效;由各乡镇办主官担当河长,具体落实整改;委托第三方运营负责河面及河坡保洁,由生态环境部门配合开展涉河排口管理,住建部门做好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部门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利部门配合违章拆除,联合执法。通过增强联动,最大化融合部门力量,涵江区实现了河湖生态环境的联防联控、共治共享。

号召社会力量,共护一方涵城水

“河道治理事关民生福祉,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陈碧龄介绍,近年来,涵江区不断创新举措,扩大了巡河队伍,增强了管护措施,加大了宣传力度,营造了全民共治的良好范围。

涵江区首创“民间河长制”,引导企业主、乡贤、华侨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河道管护宣传队伍。不仅自主选聘民间河长、企业河长,还成立了巾帼护河队、党员巡河队伍、“河小禹”青年志愿团队,深入村(社区)、企业、居民群众家中,通过多样化宣传形式,让居民群众深刻认识到水环境治理是与他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让广大居民群众自愿地加入进来,逐步形成了河湖管护“政府主导、全民动员”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莆田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泉州三举措助推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