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平潭新闻
分享

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平潭打造生态宜居新城

环岛路上绿树葱葱

平潭岛,好是好,光长石头不长草……”曾经的民谣,越来越名不副实。

幸福洋,曾经的万亩沙地如今林海重重。长江澳,曾经的风口沙地如今屏障层层。“十二五”期间,平潭的林业人员坚守工作岗位,用无数次的努力和试验,靠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昔日的造林禁区,变成了现在的绿洲……

也是这种精神下,区交建局紧紧围绕平潭发展大局,凝心聚力,扎实开展工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十二五”期间,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总投资215.93亿元。全区共有109家建筑业企业,全区建筑业产值以每年比增20%左右的增长。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7个安置小区,总住宅面积约120.87万平方米,共建设143栋14973套房。目前,已竣工保障房580套(642间),基本建成保障房1675套;已竣工安置房1133套,基本建成安置房3953套。

“十二五”期间,我区还积极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提升城镇“三边三节点”,持续推进全区供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此外,建设海渔广场、万宝公园、竹屿湖公园一期等3座公园,完成环岛路绿道、坛西大道绿道、金井湾大道绿道等总长55公里的绿道建设。

 数字·亮成绩

  路网不断完善

  交通建设投入近250亿元

平潭正处于大开发大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随着翠园中路、翠园南路、金井湾大道等一条条新建、改造道路的完工,岚岛交通路网不断完善起来。

据区交建局基建处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总投资247.77亿元,年均49.55亿元。

建设高速公路项目3个,总长达30.34公里,完成投资42.86亿元。其中,平潭海峡大桥、渔平高速公路延伸线工程(海峡大桥复桥)建成通车,通车里程约11公里;京台高速长乐松下至平潭段项目开工建设,开工里程19.36公里。福平铁路平潭段开工建设,开工里程20.634公里。

普通公路项目11个,总长达123.2公里,预计“十二五”完成投资134.44亿元,建成一级公路76.1公里,在建项目47.1公里。其中,社会投资公路项目(规划外公路项目)10个共33.8公里,完成投资9.486亿元,建成通车里程3.74公里,在建里程30.06公里。

此外,“十二五”期间,建设完成澳前客运码头、金井作业区2号、3号泊位,在建金井作业区4号、5号泊位,以及海岛便民工程陆岛交通码头6个。

 优化生态环境

  完成绿化造林86647亩

保护好平潭的青山绿水、蓝天碧海,构建独具平潭特色的生态体系,是建设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的重要基础条件。“十二五”期间,我区共完成绿化造林面积86647亩,森林覆盖率约为37%,全区绿化率达39%。

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建成城市公园4个、城市片林80公顷、单位绿化20个、居民小区绿化26个、街头绿地33处,新增建城区绿地面积250公顷、道路绿化面积335公顷。

推动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日处理达到2万吨,在建污水处理厂2座,新铺设污水管网86公里,新建供水规模每日10万吨,新建供水管道76公里,更新改造陈旧供水管网38.09公里;加快管道燃气设施建设,完成市政中压燃气管道30.88千米、小区管网长度26.16千米。

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推进污水治理、裸房整治、绿化提升、市政配套建设,总投资约1亿元。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成地下综合管廊主体工程约23千米,投入使用4.7千米,完成投资18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福平大道、坛西大道干线综合管廊为主,各片区支线综合管廊为辅,辐射金井湾开发片区、岚城开发片区主要区域的综合管廊系统。

保障居民住房

  发放公积金贷款4.5亿元

“你好,我想办理公积金贷款……”昨日上午,在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民徐盈盈正向工作人员咨询公积金贷款买房所需的材料。

“公积金贷款的利息会比银行商业贷款的利息便宜很多。”徐盈盈说,希望能很快办理下来,享受到公积金政策带来的实惠。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目的之一就是为让职工较快且较好地为解决住房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区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通过简化手续、放宽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开展异地贷款、拓宽贷款渠道等举措,不断强化保障民生作用,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从2011年起截至2015年11月30日,我区公积金实缴人数12000余人,归集率为59.57%,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近10亿元人民币。“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总额达4.5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达4亿元。

此外,“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7个安置小区,总住宅面积120.87万平方米,共建设143栋14973套房。目前,已竣工保障房580套(642间),基本建成保障房1675套;已竣工安置房1133套,基本建成安置房3953套。

 对话·绘蓝图

  2020年,实现基础设施完备、 生态环境优美、生活环境宜居

经过几年发展,我区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奠定了发展基础。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区交建局将怎样融入发展潮流,积极推进我区交通、住建、林业等方面的发展呢?就此,记者采访了区交建局局长赖德芳,让他为我们介绍未来五年区交建局的工作规划和布局。

记者:“十三五”期间,区交通与建设局的主要目标及任务是什么?

赖德芳:区交建局将积极贯彻落实平潭综合实验区“十三五”规划,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和“生态环境提升行动计划”,推进“三个一批”重大项目,以服务两岸共同家园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宜居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目标。到2020年,实现我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生活环境宜居。

其中,重点抓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成福平高铁、第二通道及“一环两纵三横”城市主干道,加快金井作业区码头、澳前码头等现代港口建设,扎实推进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加强城区公共交通、环境卫生、市政管网、污水和处理、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示范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人防地下空间、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防治等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实施五绿工程。开工建设十大公园;推进我区美丽乡村和10个古民居村落的保护开发,打造绿岛花城。深入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

记者:在未来五年里,我区的基础设施将会有什么新变化?

赖德芳:“十三五”期间,我区的基础设施将不断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基本完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供水、污水等处理设施建成,积极构建排水、防涝、防洪(潮)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城市防洪防涝综合体系。实现日供水50万吨,建设日生产10万吨海水淡化项目,建成岛内雨洪收集系统,实现年收集雨水1500万吨。实现日处理污水48万吨,污水处理率达95%,中水回收率达75%。地下空间利用不断成熟,建成地下综合管廊70公里,建成燃气管网120公里。

记者:未来,区交建局将如何服务平潭建设两岸共同家园,推动打造平潭对台合作平台?

赖德芳:两岸共同家园的建设是实验区建设的目标,我局将从两个方面推动平潭对台合作平台建设。首先将着力构建对台主通道,扎实推进平潭机场建设(机场、水上飞机、直升机)。增加平潭至台湾基隆、高雄、新竹等航线,增加至台北、台中航班班次;积极推进台湾转平潭到欧洲的海铁联运物流航线;推动台车入闽和海运快件等工作。 积极谋划京台高速海峡隧道,加快推进港口建设。

其次,突出建筑业对台合作特色,加快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引进台湾营造业在建筑工业化的先进经验,借鉴引进台湾营造业企业先进管理模式,在台资独资和控股项目率先推行台湾营造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两岸建筑行业科学高效管理新模式。

记者:在未来五年里,区交建局如何改善全区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

赖德芳: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大力实施“五绿工程”。年植树1000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0%,绿化率达45%,力争2016年建成省级园林城市,2020年建成国家森林园林城市。建设节能减排和低碳城市,推行城市慢行系统与路灯节能等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此外,积极推动建设美丽乡村,完成30个省级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完成东美村、山门村、白沙村等石头厝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建成天大山、牛寨山、南寨山等32座公园。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全区逐步推行“垃圾不落地”,推进环卫设施两年行动计划,完善环卫设施。

记者:“十三五”期间,区交建局将如何保障民生工程,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民办实事?

赖德芳:“十三五”期间,我局将继续完善、保障民生工程。一是完成保障房3743套的建设和分配任务;推进落实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政策。二是完善环卫设施建设:完成垃圾焚烧项目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17座垃圾转运站,建成各类公厕321座。三是推进公交一体化,加快推广交通一卡通,推广新能源汽车,完成海岛便民工程项目建设。四是加快停车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建成全区公共停车场58处、车位3万个;适时改造提升旧城区面貌。六是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完成东海救助局海上救助基地项目建设;完成人防地面指挥中心,推进公建人防地下室项目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脸谱·话发展

  绿色屏障守卫平潭

2011年,我区启动幸福洋垦区吹沙造地工程。这片面积近3万亩的沙地,不仅风沙大,而且盐碱度高。若不进行造林固沙,刮起大风时对周围的村庄和道路影响将会非常大。

如何才能让这里种上树、种活树呢?顶着压力,2012年,平潭林业局在幸福洋垦区选择了500多亩吹沙地开始进行试验性的植树。由于不知哪种树木更适合这片沙地,存活率更高,林业人员挑选了10余种树种进行种植。

“当时,那里的地势也不平坦,有的高有的低。低处经常积水,太阳晒干后就会形成类似盐一样亮晶晶的东西。”区森林与园林管理局副局长林銮勇说,为降低土地盐碱度,他们采取挖沟渠,降低地下水位,排出更多盐分。

在种植方法上,林业人员每隔50米就种下一条宽达50米的林带,并精心呵护这些种下去的树木。经过无数次的实地考察、讨论与试验,首批种下去的木麻黄成活率高达90%以上。其中,“平潭2号”木麻黄的树种表现最好。

几年过去了,平潭林业部门共完成幸福洋吹沙地造林1.4万多亩,曾经风一吹沙便起的幸福洋垦区已是满目青葱。万亩沙地成林海,林銮勇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幸福洋如今真的是幸福了,2012年种的树现在都有好几米高了。”林銮勇说,树种起来,平潭离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就更近一步了。

除了幸福洋,平潭还有很多沿海风口地是植树造林的重难点。像长江澳、流水镇东面和西面等,自然条件和造林环境都非常恶劣。但是,经过平潭林业人员的不断努力,采取“生物+工程”等诸多措施,这些地方都建起了绿色屏障。

随着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平潭光长石头不长草的印象也正逐渐改观。

林銮勇说,接下来,将对这些造好的林带进行提升巩固,补缺补漏。此外,还要再种植更多的新林,为平潭建设国际旅游岛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陈锦娜

最新平潭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数据应用开发大赛复赛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