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泉州工业(产业)园区“沙场点兵”大比武

永春县工业园区南星片区 (陈晓东 摄)

21日,泉州举行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2022年第二季度拉练活动,大家晒晒成绩单,晾晾好做法,市直部门、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等现场打分,并做评档和点评,活动现场充满了“沙场点兵”的紧张感与兴奋感。

一段时间来,全市13个方阵在工业园区发展上你追我赶、比学赶超,抓项目、谋突破,展现了不少扎实稳当的真功夫。“大比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拉练中,各县(市、区)把好经验倾囊相授、真诚交流,为未来的工业园区发展积累更多有益经验。

组专班 出政策

盘活低效闲置用地

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和厂房,可以有力缓解发展用地供需矛盾,为此,泉州各地多措并举深挖土地潜力。

丰泽区成立工作专班,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区工业用地深入调查摸底,强化政策引导,动态分析研判,分类盘活利用,制定了《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园区盘活闲置资源,今年以来新引进园区企业123家,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136亩、厂房面积22.2万平方米。

洛江区则对存在闲置、低效用地厂房的企业建立台账,实行一企一策,切实掌握每个企业情况,分类施策。今年以来,推动9宗企业在厂区内增资扩建扩营,新增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盘活用地合计341亩,预计投产后可新增产值8亿—12亿元。

石狮市在“试点项目石狮服装智能智造园”建成区改造方面,已清退低效企业20家、腾空标准厂房面积5.3万平方米,年底前将完成全部低效企业清退。同时,坚持边清退边招商,已新入驻企业8家,承诺纳税强度30万元/亩以上。

建机制 促整合 

推动“一区多园”发展

“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业园区发展空间问题,并且可以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中实现互补共赢。

为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南安市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将经济开发区、康雪洪开发区、南翼产业园等3大产业园进行整合管理,实行“管委会管理+园区集团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行规划、招商、管理、配套、服务“五统一”机制。目前,聘请了国际咨询机构毕马威对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机制进行系统梳理。

惠安县以惠安经济开发区获批挂牌成立为契机,加快县域内园区的整合提升,构建“一区七园”发展格局。在理顺机制上,惠安县排出“时间表”“路线图”,目前,城南园和惠东园已经完成整合,城北园、雕艺园、绿谷园、惠西园、渔港经济区正在整合,年底前将纳入经开区统一管理。此外,原分属两个省级工业园区的国有企业已经完成整合,成立惠安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搭建起“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推动园区向“投资+建设+运营”市场化的业务组合转变。

泉港区坚持一区多园,鼓励石化园区、高新园区、南埔新区在依法合理、集约用地和生态环保的前提下,整合有发展基础、发展空间的产业园区,做大做强试点园区。当前,泉港区正在发展“两轴三园”,其中,“两轴”指的是驿峰路、通港路两侧的工业走廊,“三园”即石化园区、高新园区、南埔新区。

重引导 大招商 

精准强链补链

立足产业链发展实际,针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各县(市、区)以工业园区发展为契机,精准强链、补链。

晋江市在系统梳理纺织、鞋服、智能装备、集成电路等产业链条的基础上,针对龙头上下游配套和产业薄弱环节,策划标准化小微产业园。譬如,针对鞋服产业,聚焦柔性制造、精品工厂、鞋用机械等薄弱环节,实施凤竹鞋业微工业园、英林服饰一体化工业园、华宝制造微工业园等5个小微工业园项目。

鲤城区立足电子信息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纺织鞋服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等展开产业链项目招商,今年1—5月,产业链招商共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139.55亿元,已履约项目23个,总投资37.45亿元。

泉州开发区围绕园区标准化建设,结合现实产业基础,突出链条招商,重点围绕纺织鞋服、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四大支柱产业,全面梳理产业链条,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实行补链、强链。目前,已引入特步多品牌发展战略、九牧王新一轮扩张、安记全自动生产线建设等11个总投资46.93亿元的龙头企业增资扩营项目,此外,还对接了一批纺织鞋服产业招商项目、机械装备产业招商项目、电子信息产业招商项目等。(泉州晚报记者 游怡冰 通讯员 沈建中 陈永添)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1.27万亿元!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创新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