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晋江磁灶以瓷为名造梦想 欲再现古镇曾经辉煌 (2)

今年5月30日,新发现的磁灶古窑发掘现场

磁灶陶瓷的世界版图

在磁灶金交椅山古窑址附近,屹立着一座外观气势恢宏、具有闽南古大厝风格的建筑,这便是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

展区的背景墙上,一幅亚非地图上,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心点格外醒目,这便是磁灶窑。自此,辐射出8条红线,分别指向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地方都曾发现古磁灶窑瓷器的地方,但磁灶窑瓷器在古代,肯定不止运达这些地方。

在当年的磁灶外销瓷版图上,背景墙上的名字,远没今天这般熟悉,如三佛齐、麻逸国、朱罗国、郭耳国、大食,这些陌生的名字共同串起了磁灶陶瓷的辉煌之路。当年货船从泉州港载满货物出发,到了三佛齐、麻逸国等东南亚国家,置换点当地的香料和珍贵木材继续西行,因为海商们知道如何让自己的货物卖个最好的价钱,如何满足远方客人的需求,而大食的商人则将到手的陶瓷继续贩卖到欧洲各国。

“当年东南亚的伊斯兰国家人民就很喜欢磁灶产的龙纹军持,他们会带着军持到圣城麦加朝觐,装满圣水后再带回国内。而这些龙纹军持,自然就成了他们最心爱的宝贝。”博物馆里,吴金鹏指着一个磁灶蜘蛛山古窑址出土的龙纹军持告诉记者。

古瓷器背后的“责任制”

远洋贸易兴盛带来的是磁灶窑规模的扩大,在磁灶金交椅山古窑址,海都记者发现,仅在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西坡就有四条长度不一的龙窑遗址、作坊遗址及多处堆积层,其中较完整的一个龙窑竟有70米长,从残存的窑址可辨认出窑口、火膛、窑壁、窑门、窑床。据专家估算,这样的龙窑一炉可烧制数千上万件瓷器,可见当时烧制瓷器的规模之大和技术之精。

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海都记者,从金交椅山出土了数百件可修复的陶瓷器,有执壶、军持、罐、瓶、盏、注子、碟等多种,以执壶为主要产品,釉色有青釉、黑釉,以青釉居多。从海外各国发现的磁灶窑器物,从造型、胎质、胎色、施釉等工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有一些与金交椅山出土的瓷器完全相同或相近,由此可以证明金交椅山窑址正是当年大批量生产外销陶瓷的地方。

在馆藏古瓷器中,一个四四方方的“土疙瘩”引起了海都记者的注意,其上有类似汉字的划痕。“一次烧制大量的器物,难免有烧不好的,这必将影响到出口。”工作人员解释道,“为了直接知道责任人,器物迭烧支垫上面便会刻窑工的姓氏。这也算是古代的质量把控‘责任制’吧。”

与原始的质量把控相似的,是当时陶工的节约成本意识,工作人员解释道,“当时器物都是灰胎或青灰胎,施半釉,但在施釉前,窑工会在上釉的地方先抹上另一层瓷土,可别小看了这层瓷土,它可以节约不少成本呢。”原来,这层叫“化妆土”的东西是更细的瓷土,磁灶窑的陶瓷颗粒比较粗,吸釉多,加了这层土就能大大减少釉的损耗,可以节约不少成本。

被时代冷落的“土疙瘩”

晋江磁灶以瓷为名造梦想 欲再现古镇曾经辉煌 (2)

蜘蛛山窑址出土的宋代绿釉瓶

如今的磁灶,已然成为中国陶瓷建材行业中的佼佼者,但磁灶也已不再是当年模样,那些让磁灶人引以为豪的瓷器,也成为回不去的过去。

“以前家家户户都用我们自己烧造的糕钵蒸糕,用陶油缸装油,海边的渔民到我们这买陶瓷的网坠,盐场到我们这里买粗陶板晒盐,婚丧喜庆更是离不开我们磁灶的陶瓷。如今,这些东西都让玻璃、钢铁取代了,传统没了,工业化生产瓷砖、琉璃这些建筑材料代表不了磁灶窑曾经的辉煌。”岭畔村65岁的老陶瓷工匠吴松森说出了不少老陶工的心里话。

他是村里成立的“制陶吧”的一位老师,一有空,他就会去那教孩子们拉坯制陶,“孩子们也许以后不再靠制陶为生,但希望千百年来磁灶人‘讨生计’的本领能够一直传下去。”

一座800年的龙窑熄火

“虽然千百年来陶瓷烧造的方法和产品有所变化,但对于岭畔人来说,陶瓷就是生命。”吴吉祥告诉记者,“从古至今,都有九成以上的岭畔村人靠陶瓷过生活。以前家境好的人会有自己的窑炉,家境一般的就在窑仓有空位时租赁作业,有的则服务于整个制作陶瓷的‘产业链’,负责挖土、运输之类的。”

85岁的制陶老师傅吴丁山,就属于当年“家境好的”那批人,蜘蛛山古窑800多年来塌了修、修了塌,到了吴丁山父辈时仅剩下20来米长,也成了他家的产业。吴老年幼时其父亲便去世,12岁起他就开始学习制陶技艺,这是大多数岭畔村孩子学艺的年龄。吴丁山说,记忆中母亲负责的是陶瓷的销售,而自己则在窑中和师傅们一起制陶、烧陶。生意好时,整个窑都由自家料理,生意不好时,家里会把一些窑仓租出去。

吴老至今仍记得蜘蛛山窑内窑外工人进进出出的景象。“窑外,有人挑着陶土过来到附近的作坊。作坊外有人用水碓粉土,淘洗沉淀,再用脚踩踏炼泥;作坊里有的陶工正在拉坯,有的则把成型后的坯上架晾坯。还有人在负责给器物上釉,而待釉晾干,就有工人装坯入窑,大家各忙各的,忙的时候手一刻都停不下来。”

晋江国营陶瓷厂建立后,蜘蛛山的龙窑便成了陶瓷厂的专用窑,熊熊的窑火基本不曾熄灭,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国营陶瓷厂退出,吴丁山家又继续用这座古窑烧造陶瓷,但此时烧造的已不是原本的生活用瓷,而是烧造琉璃瓦等建筑用瓷,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座延续了800年的古窑才正式熄火,成为磁灶人心里永远的记忆。

晋江磁灶以瓷为名造梦想 欲再现古镇曾经辉煌 (2)

金交椅山古窑址

一个陶工的50年陶海沉浮

1950年出生的吴孝荣,12岁跟着师父在土尾庵学制陶瓷,当学徒的三四年时间,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不停地挑水、打扫、晒陶瓷。时至今日,他仍记得初入行时的艰难。

“刚开始连练手的机会都没有,主要是窑有限师傅又多,根本没地方练习,只有等到大中午师傅们去吃饭了,才能利用空出来的地方学做东西。直到1965年有个师傅离开那个窑场,我才有了一小块自己的空间。”吴孝荣记得,从这一年开始,他终于能够靠制瓷来赚钱。“陶工就是靠着制作陶瓷讨生活。除了有位置,我们还得靠天吃饭,做好的陶瓷要先晾晒,如果遇到下雨干不了就没法烧,进去烧了也不是万事大吉,从装窑到烧制,再到退烧,要5天左右,这5天没法拿陶瓷换钱,不省着点用,连吃饭钱都成问题”。

在磁灶,各个村基本都在制瓷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岭畔村主要做制陶、烧造、贸易,下官路村、大埔村负责供瓷土,龙窑的旺火则要南安九溪村的松枝点燃。到了26岁时,吴孝荣发现单靠制作和烧造瓷器无法维持家用,便转而做了收入更高的销售。“当时卖东西可没有淘宝和快递什么的,靠的都是力气。”吴孝荣记得,当初要用木板车将瓷器运出,要经过前店的一个大坡,单靠自己一个人根本无法把堆满货物的板车拉上坡,天还没亮,家里就要有人跟他一起出发,帮忙把板车拉上大坡后再折回家,一个来回就要3个小时,东西一路往人多的地方拉着卖,换必要的生活品,回来还得挑大半夜,怕因“长途贩卖”被抓。到后来,由于利润高,不少陶工都转行做了销售,东西越卖越远,有时还卖到省外,一大帮人拉着一货车陶瓷到外面,遇到人多的地方就留下一两个人拓商路。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建筑用瓷需求的加大,传统制瓷基本消失,吴孝荣也改行做起瓷砖销售,而当年伙伴们搭建的商路,也成了磁灶瓷砖的“金路”。回想起60多年走过的路,吴孝荣有些感慨,“突然间所有制作生活用瓷的人都消失了,工厂大量进行机械化生产,龙窑也一个个停烧,说实话,真有点舍不得”。

一个古镇的1500年兴衰荣辱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磁灶窑最早的窑址可追溯到南朝晚期,距今1500多年。”晋江市博物馆馆长吴金鹏介绍,到了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成为“梯航万国”的通商巨埠,磁灶制瓷业得到了飞跃发展,至今在日本和东南亚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当年的磁灶瓷器被发现。元朝统一中国后,泉州港达鼎盛时期,陶瓷外销量更大,使得磁灶窑无论从规模、技术,还是从品种等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

到了明清,随着“海禁”和泉州港的没落,磁灶制瓷业也开始走下坡,这一时期发现的有清代的七处窑址,仅发现青、酱两种釉色,器型也趋于单调,主要为缸、瓮、钵、壶等粗陶器。但明清时期的“海禁”和“迁界”,却促使了不少磁灶陶瓷工人往海外谋生,磁灶制瓷工艺在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磁灶吴姓陶工到菲律宾办窑场,在那里生产的陶瓷,被称为“文奈”。根据上世纪80年代晋江国营陶瓷厂老工人的记述,磁灶直至清代末年和解放前,还有许多人去新加坡和菲律宾“操作此业”。

根据《磁灶窑瓷》记述,直到1978年,磁灶终于迎来了再创辉煌的第二个春天,磁灶再次燃起熊熊窑火。如今的磁灶,已然成为中国陶瓷建材行业中的佼佼者,但几乎无人再烧造曾让磁灶人引以为豪的瓷器了。

文创园里的“磁灶梦”

晋江磁灶以瓷为名造梦想 欲再现古镇曾经辉煌 (2)

台湾陶艺大师吴正宏入驻岭畔村,将对磁灶传统陶艺进行创新

“国保10年了,应该到了重新打响磁灶窑址这个品牌的时候了。”吴吉祥说,村里正在盘点登记一些有文化艺术价值的古大厝,要精心保护起来。下一步计划启动综合保护开发,搞一个大约30亩的陶艺文创园,也要把陶艺传承的氛围做起来,以后发展特色乡村文化旅游项目。陶艺文创园用地,镇村正在向晋江市国土局等上级部门报请审批。同时,也请台湾大学城乡规划顾问团队来做初步设计方案。

台湾陶艺大师吴正宏入驻岭畔村,将对磁灶传统陶艺进行创新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介绍,磁灶窑址中的金交椅山窑址初步入列“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考察点之一,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等相关规定,如在遗产区、缓冲区等范围内的整治保护、文物展示等,都应向国家文物局和申遗文本编写单位报请批准。

插上文创的翅膀

海都记者从晋江市政府、磁灶镇政府了解到,目前市镇村三级都在思考磁灶窑址的转型出路,引入文创概念就是其中一个考虑。为此,磁灶镇还特意为岭畔村陶瓷文创产业拟定了一份建设计划书,初定4条:

一是整合村间空地,规划建设特色陶瓷文创园。同时牵手台湾莺歌区“文生窑”陶艺大师吴正宏,借鉴莺歌陶艺的创新技术,对磁灶传统陶艺进行创新。目前,已委托设计团队开展文创园前期工作。

二是拟沿梅溪岭畔段两侧,打造一条陶瓷文化长廊。带动本土文创团队,深耕“千年制陶文化”品牌,营造特色陶瓷社区。

三是依托陶瓷体验基地,继续面向社会义务开展传统制陶工艺教学活动,开展传统陶艺进校园,推动磁灶陶瓷文化的传承。

四是用好“千年制陶发源地”的品牌,围绕陶瓷文创园、陶瓷文化长廊、古窑址、陶瓷博物馆、陶艺体验基地等,开辟特色陶艺旅游路线,推出特色陶艺体验旅游项目,发展特色陶瓷乡村旅游。

海峡对岸的台湾新北市莺歌区,陶瓷业发达,正是起源于200多年前到莺歌落脚的晋江磁灶商人。同样,因陶工的短缺经历过没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兴起,莺歌陶瓷通过开发文创,成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莺歌23代制陶传承人吴正宏说,台湾陶瓷文创产业较发达,有很多经验做法值得岭畔借鉴。莺歌陶瓷历经200多年发展,日用陶、建筑陶、工业陶等都做过,如今发力工艺陶,在传统陶艺基础上,引入文化创新元素,形成了创意独特的陶艺文化。

目前,磁灶已邀请台湾陶艺大师吴正宏入驻岭畔陶艺体验基地,打算引进其创意陶瓷工艺和新型功能性陶瓷制作技术,依托国保单位“磁灶窑址”、磁灶陶艺体验基地等,整合利用村间废弃窑场、华侨洋楼、闽南古大厝等,筹建陶瓷文化生活体验馆,逐步带动陶瓷文化特色乡村旅游。

向莺歌陶瓷取经

吴正宏今年已76岁了,近20来年都在大陆,其家族五代从事陶艺百年,在台湾陶艺界声名显赫。清末,其祖父吴及从岭畔村前往台湾谋生,在一家陶瓷窑厂当师傅头,父亲从小学陶,后来到莺歌开发仿古陶瓷,成了当地仿古陶瓷的先驱人物。而吴正宏自己也摸泥巴60来年了,希望将自己的陶艺老手艺流传在岭畔村,以向父亲、祖父等先人致敬。“两岸陶艺交流有些脱节了,就像我的根一样,需要重新连接起来”。

在他牵线搭桥下,4月下旬,受莺歌陶瓷文化观光发展协会邀请,晋江磁灶商会、岭畔村等赴台开展陶瓷文化考察交流。

走访期间,晋江博物馆馆长吴金鹏、磁灶商会副会长吴炳辉都注意到一个细节:早在20多年前,莺歌区就开始推动传统陶艺转型,鼓励莺歌陶艺创新并创办陶瓷职业学校等,从而抢得了先机。

吴吉祥说,目前已很难找到仍依托于传统手工陶艺制陶的企业,但其实磁灶几年前就开设了“制陶吧”,邀请村里制陶老艺人免费教授传统陶艺,还建成了村级陶瓷博物馆,每年接待参观、体验人数超过5000人次,镇里还以苏垵小学、岭畔小学为试点,开设手工陶艺兴趣班,邀请传统艺人每周定期开课等。

考察结束后,磁灶镇就考虑了下一阶段的对接计划,准备学人所长。

第一个计划是筹备成立磁灶陶艺(文创)协会,设立镇级“陶瓷工艺之家”等,聚集民间传统陶艺人;吸收青少年陶艺爱好者,培养陶艺人才,鼓励陶瓷创作、创立陶艺品牌,举办传统陶瓷作品展等;并邀请台湾等地相关专家评定,授予荣誉。

另外,要借鉴新港板陶窑社区的社区营造经验,拟引进台湾大学城乡发展与研究基金会的一名社区营造专家(规划师)的文创团队,以岭畔村为试点,结合磁灶窑特有的产品、技艺等进行村庄规划、社区营造,打造陶瓷文化特色村,并计划明年申报福建省旅游特色村。

转型关键在传承

在5月底的发掘现场,有一个细节让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范佳平印象深刻:岭畔村里一些老一辈的陶艺师傅赶来,看到一堆堆陶罐出土,都乐坏了,他们说年轻时就常在附近山头捡到过陶瓷碎片;而村里年轻人则只是看看热闹,可能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他们都不怎么关心那段历史。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认为,“应该坚守闽南特色,发掘自己的文化底蕴,把磁灶窑址这块牌子重新捡起来擦亮,走陶艺与旅游结合的艺术陶瓷之路。”

无论是转型、借鉴还是文创,在磁灶窑未来出路的关键词中,最核心的仍是传承二字。

在参观莺歌陶瓷期间,吴吉祥听说,为推动传承发展,莺歌陶瓷主动引入创新,并启动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发展,鼓励民间陶艺人自创家庭作坊和陶艺品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文生窑”,这个以吴正宏的父亲名字命名的家族陶窑,如今已交由吴正宏的儿子来经营。创立几十年来,一直坚守创意陶瓷,融入创新工艺,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实际上,岭畔村也还有几十名至今仍熟悉传统手工制陶技艺的老师傅,如何发挥这些人的传帮带作用,从而推动手工陶艺的转型发展,是摆在面前的一个课题。

吴金鹏认为,磁灶传统陶艺被冷落,原因还在于大部分制陶老艺人的观念没有转变,只固守传统,没有意识到要引入融合创新工艺,形成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来延续磁灶陶艺的新生命。引入几家莺歌知名创意陶瓷品牌,能冲击一下磁灶陶艺产业不温不火的现状,或许还能带动磁灶创意陶瓷产业整体再上一个台阶。

责任编辑:肖舒

相关阅读
关键词: 网上赌场 下注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五一假期福州地铁延时运营 将视情增加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