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2024海峡(福州)渔业周·渔博会5月31日启幕,面对这个全球性的专业渔业展,连江32家企业组团参展,展现全国海洋大县的硬实力。本届渔博会,连江5个项目参与海洋渔业重点项目、海洋科技“揭榜挂帅”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额近百亿元。

32家企业组团参展 连江硬实力亮相渔博会连江县展位展出官坞海带。记者 陈暖 摄

好一口连江味

全国每3粒鲍鱼就有1粒来自连江,每3片海带就有2片来自连江,每4粒鱼丸就有1粒来自连江……“连江味”不仅量大,而且质优,背后的奥秘何在?

“关键在于品种的选育。”福州源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权给出答案。

在海连江·沣运鲍业展区,记者看到一口透明水缸,10多粒鲍鱼正在安逸地休憩。

“这是由母本皱纹盘鲍‘东山1号’和父本墨西哥绿鲍培育出的‘鲍鱼宝宝’绿杂鲍。”陈权说,“东山1号”是历时8年优选优育出的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高温性强、抗逆性好等特点,使鲍鱼成活率从20%提升至50%。

高品质的纯种“鲍鱼宝宝”出生后,重心就要放在养育环节了。“我们采用深远海养殖,以水下二三米吊笼养殖为主。”陈权说,深远海浮游生物多,加快了鲍鱼的生长速度。

除了鲍鱼,借助深远海养殖技术,连江大黄鱼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连江县率先培育成功浙江“岱衢族”大黄鱼,今年已有2500万尾鱼苗投放养殖,丰富深远海养殖品类。

“我们在黄岐、苔菉等周边深海海域设置了12口直径1海里的金属大网箱,可抗12级台风,用于养殖大黄鱼。”鸿华集团相关负责人杨锋说,深海水流交换快,经过“历练”的大黄鱼肉质更紧实,口感也更有嚼劲,深受消费者喜爱。

好一个连江产

“这边的关东煮也很好吃,来尝尝。”渔博会的“老朋友”百洋食品,以千人鱼丸火锅“出圈”。其实,百洋的关东煮系列产品的市场份额已经居全国前列。就在渔博会开幕前几天,百洋食品公布了经销商激励办法,旨在提升关东煮市场占有率,打造“关东煮王国”。

东鸥食品展位人头攒动,鲍鱼罐头、预制鲍鱼等产品吸引不少采购商闻讯而来。

坐拥150亩生态养殖海域以及鲍鱼智慧工厂,让东鸥食品底气十足。“我们投身鲍鱼产业之初就致力于让广大消费者品尝到鲍鱼相关优质养生产品。”东鸥食品相关负责人黄国萍说,公司已形成“育苗—养殖—加工”完整产业链,鲍鱼原料获得有机认证。

精深加工的下一步什么?“江船长”的答案是——生物科技。此次渔博会,江船长集团带来鲍鱼肽、牡蛎肽、海参肽等多款海洋生物活性肽产品。

回顾过往,江船长集团一路进阶。1993年,连江县兴顺加工厂成立,加工丁香鱼、虾皮出口日本;2006年,创立“江船长”品牌,成为全国首家研发鲍鱼即食产品的企业;2019年,建设一条年产能1000吨的海洋生物活性肽规模化生产线;2024年,建设56亩大众健康海洋科技产业园。

连江有过缺少精深加工企业的“成长烦恼”,但随着福州现代物流城、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等重要产业平台的崛起,连江县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已突破100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5家。

这次渔博会,以百洋食品、东鸥食品、江船长集团为代表的精深加工企业组团参展,生动展现“连江产”背后的产业升级之路。

好一个连江造

耕海探洋,装备先行。

走进智慧深远海渔业馆,科技感扑面而来。馆内集结了连江海上养殖“重器”,打破观众对耕海牧渔的传统印象。

随着“定海湾”系列、“泰渔”系列等重器次第投放,连江在深远海智能养殖领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近年来,连江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打造“海上粮仓”,加速布局“百台万吨”深远海生态养殖工程,投放、投产数均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智慧牧场。

从深海到远洋,向海进军的过程中,连江“长缨”在握,进一步搏击沧海。

全省4艘秋刀鱼远洋捕捞船都出自一家连江企业——中际远洋渔业。“10年前开始,公司陆续建造了4艘渔船,成为全省唯一拥有秋刀鱼远洋捕捞资质的企业。”展位工作人员林云清说,目前省内销售的秋刀鱼多数出自中际。

万里之外,大洋之上,拥有驰骋其中的硬核渔船,对远洋企业来说,不仅是底气,更是实力的体现。

作为本届渔博会海洋渔业重点签约项目之一,连江的南极磷虾产业备受关注。以正冠渔业为代表的远洋渔企与福建恒生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签约,投资建设南极磷虾捕捞船项目。目前,捕捞船已完成主体建造,预计今年下半年下水。

连江远洋渔业“代表团”中,还有年年参会的“老大哥”宏东渔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宏东成为中国渔船数量最多、捕捞方式最全、产品种类最丰富、产业链最完整、实力最强的大型综合渔业企业。据统计,连江现有251艘远洋渔船,占全市的一半,“蓝色版图”不断扩大。(记者 冯雪珠 陈君沂 蓝瑜萍 通讯员 叶建隆)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漳州新增一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