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海峡网5月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林侃/文 林辉/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曾帅/文  陈慧 左春林/图)

编者按

东南之滨,宾朋云集,共襄盛会。

6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作为东道主,福建与主宾省江苏、广东、贵州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成果令人瞩目。福建、江苏、广东、贵州等10省份,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签署共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协议。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贵州省的大数据管理部门共同签署了《闽粤苏黔跨省域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建立数据合作机制,打造跨省域大数据战略合作示范区,为全国跨省域数据合作提供经验模式。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与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福建广播影视集团与贵州广播电视台、东南网与多彩贵州网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并肩,共迎数字时代,助力高质量发展,未来令人期待。

请看本报推出的福建与主宾省的跨省联动报道。

福建:腾“云”而上竞风流

闽水黔山 共“数”未来

在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技术员对智能机械臂进行调试并做定期维护。近年来,东南汽车大力推进内部各部门的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改造。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2000年,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高瞻远瞩地作出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深刻影响了福建发展。十九年来,沿着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融合发展之路,数字“魔力”渗透进福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8年,福建实现生产总值3.58万亿元,其中,数字经济规模突破至1.42万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位列全国第二,信息化综合指数居全国第6位。朝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样本省份迈进,福建蹄疾步稳。

政务数据:整合共享,全国领先

进出口货物申报从4小时压减到5~10分钟,船舶进出境申报时间从36小时减少至2.5小时,一般货物贸易出口全流程从16天缩短到8天……

2015年8月试运行以来,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成为福建推动贸易便利化、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突破口。

变化的背后,是平台连接的43个单位,涵盖了108项口岸政务管理和贸易服务功能 。

“单一窗口”还依托跨境贸易共享数据的有力支撑,不断上线新系统、新功能,运用大数据推进从“互联网+政务”上升到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社会治理的精准化,持续打造更多更具特色性和功能性的“福建样本”,福建也成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比如贸易真实性核查系统,依托汇聚的通关、物流、金融等贸易数据,帮助银行对企业金融业务的贸易真实性实施自动化数据对比核实;又比如口岸通关时效评估系统,能通过精准定位耗时长的通关环节,为政府开展通关时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这是福建以数据“跑路”代替人员“跑腿”的一个集中体现。

政务数据的开发应用,是“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于2003年开始建设政务数据共享工程,2012年建成全国最早的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2015年启动实施省级政务数据整合汇聚与共享应用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省直部门政务数据统建共享、汇聚开发。

近年来,尤其是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以来,电子政务作为“数字福建”的引领工程,持续发力,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电子证照应用、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健康医疗大数据、“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等信息化建设领域先行先试,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福建路径和福建方案。

福建还以省政府令形式先后出台了《福建省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管理办法》《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在国内率先提出政务信息资源属于政府所有,为促进数据由“小”向“大”汇聚提供了法规保障,并从数据管理职责、数据技术支撑、政务数据采集、汇聚共享、开放开发、质量安全等六个方面,对政务数据管理和应用进行了规范。

福建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陈荣辉介绍,福建创新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机制,参照土地、资源一二级市场开发的模式,在十多年数据积累和数据目录编制的基础上,组建了30人规模公益性的政务数据一级开发团队,负责政务数据汇聚清洗、分类整理、脱敏脱密、质量管理和授权开放等工作,促进政务数据资源有序开放和开发利用,保证各市场主体公平、公正、公开获得数据授权。

闽水黔山 共“数”未来

闽南理工学院现代虚拟仿真VR/AR产学研工作室内,师生们正在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动漫游戏中的应用。闽南理工学院与东方锐智联合成立的现代虚拟仿真VR/AR产学研工作室于4月29日投入使用。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大数据+产业”:项目带动,集聚发展

当下,以云计算、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方兴未艾。紧抓大数据产业这一“富矿”,开创发展新局面,也是“数字福建”建设面临的全新时代课题。

为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福建组织实施了一批示范效果突出、产业带动性强、区域特色明显、推广潜力大的产业大数据应用项目。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行业标杆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福建传统行业腾“云”而上,拥抱新时代。

福州长乐,东海之滨,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

作为园区代表性企业,贝瑞和康不仅在福州滨海新城设立了医学检验实验室,还投资28亿元建设福建贝瑞和康数字生命产业园,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性总部,建设完整的生命科学产业集群。

“我们拥有全球最具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数据,在全国有2000多家合作医院和100多家实验室,每天都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配合临床应用就能实现精准诊断,并为精准治疗、药物开发等提供支撑。”福建贝瑞和康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晓光介绍,但企业自建数据中心投入巨大,见效周期甚至比建一个医院还长。“而在这里,有先进、安全的存储计算能力,企业大大缩短了落地到投用的周期,这也是我们选择把研发中心设立在福州的原因。”

截至目前,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注册企业累计已达264家,注册总资本约268.904亿元,健康医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经济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

集产、学、研、用等于一体的泉州安溪EC产业园是另一个产业集聚区,作为“超级大数据平台”,园区已吸引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新华大数据中心、厦门航空等30余家单位入驻,启动政务云、渲染云、新华丝路云等10多个云平台。福州软件园、厦门软件园、马尾物联网基地、泉州芯谷等重点产业园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此外,美亚柏科、星网锐捷、福大自动化、三五互联等一批在云计算硬件设备、应用软件服务等领域国内领先、产值超亿元的应用类云计算企业,如颗颗珍珠遍布八闽。

集聚的大数据产业项目正加速转化为福建经济发展新动能,目前,福建数字经济总量已超过GDP的三分之一。

2019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深化数字福建建设,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实施100个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形成100个深度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大数据+”,正与福建多行业、多领域充分融合,为数字中国提供鲜活样本。

贵州:逐梦“云端”同风起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曾帅

闽水黔山 共“数”未来

贵州省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将大数据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图为工人在生态高效蔬果采摘体验馆为水果西红柿授粉。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慧 摄

闽水黔山 共“数”未来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远程监控系统,查看餐厅、食堂后厨及超市、农贸市场现场制作区情况。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左春林 摄

作为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次颠覆性技术革命,大数据让云中漫步变为现实。

大数据风起“云”涌,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而在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则乘“云”而上,引领未来。

2014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上升为全省战略。

五年多的探索与发展,贵州逐梦“云端”,大数据在贵州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不仅成为新时代贵州当仁不让的新名片,还成为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有力实践。

新技术带来新机遇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

贵州经济靠资源拉动成分重,采掘和原料加工业比重较高,按传统方式发展,贵州也许很多年都难以摘下落后的帽子。

怎样在守好发展前线、生态底线的情况下实现后发赶超,便成为贵州上上下下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而随着IT行业又一次颠覆性技术革命的爆发,大数据给贵州带来了新机遇。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稳定可靠的地质条件、水火相济的能源优势……这些以往没有被足够利用的资源优势,都成为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于是,大数据成为贵州抢占发展高地的重大战略部署。

2014年2月25日,贵州省印发《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和《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文件明确指出,将从多方面发力,推动大数据产业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提出贵州将从三个阶段推动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五年来,贵州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将大数据的发展蓝图一绘到底。如今,大数据在贵州的发展已受全国关注、全球侧目,“谈大数据必谈贵州,谈贵州必谈大数据”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新机遇催生新发展

大数据、超前沿,机遇显而易见;但作为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贵州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言而喻。不畏浮云遮望眼,贵州给出的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亮丽答卷。

站在2019年这个春天回望,刚刚走过的5个春秋在贵州发展历史上写下了波澜壮阔的一页。

从一张白纸到引领潮头——

获批建设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实验区、挂牌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全国首个国家级数据中心落地、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首个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

众多成果产生“磁吸效应”,让大数据前沿资源迅速汇集黔中大地,共同描绘大数据产业蓝图。

“如果大家错过了30年前广东、浙江的投资机遇,今天一定不能错过贵州。”这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的预见。

正如马云所言,乘发展大数据东风,苹果、高通、IBM、阿里、联想、华为、腾讯、印孚瑟斯等世界或国内500强企业相继落户贵州。

本地大数据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

去年满帮集团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9.5倍,连续两年入选“独角兽”企业榜单,估值超过65亿美元;去年白山云软件业务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69.6%,被世界著名咨询机构高德纳(Gartner)评为“全球级”服务商;去年朗玛信息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28.6%,连续三年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

数据显示,除数字经济增速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一之外,2018年,贵州省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增长21.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8%;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5.5%,增幅居全国前列;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1%,增速连续23个月排名全国第一。

新发展迸发新活力

当前,大数据产业正处在关键发展阶段、重要机遇时期。为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贵州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个坚定、四个强化、四个融合”的“144”发展思路,而这也助力贵州大数据产业迸发出新活力。

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通过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使大数据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坐落于贵阳市高新区的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全球首条类7代触摸屏智能生产线,正全面与数字技术融合,在工业互联网的助力下,引领产业提速升级,做强做大,领跑全球。

数化万物,智在融合。融合是新时代大数据发展的最大特征和价值所在。

2018年,全省建设102个标杆项目、1050个示范项目,带动融合企业1625户,引导10124户企业上云用云,全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36.9,比2017年提升3.1,正由融合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加速迈进;两化融合发展水平44.5,比2017年提升1.2。

同时,贵州在全国率先编制《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评估体系》,得到工信部高度认可,正作为国家评估标准培育。

此外,33.9%的工业企业实现大数据与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关键业务环节全面融合;18.5%的服务业企业实现企业间关联信息共享交互;54.0%的服务业企业依托数据实现成本、利润分析决策;18.9%的农业企业基于农业物联网实现数据采集;12.2%的农业企业实现农产品种养、初加工、运输、销售全程质量追溯。

亮丽的数据背后,是贵州不断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各行业融合的缩影,未来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首个数字文旅生态大会在榕举办,开启文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