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原标题:聚起“才”气 迸发活力

海峡网7月10日讯 (闽东日报记者 王志凌)7月7日,刚从深圳走访新老客户归来,福鼎市赤溪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赢又忙开了——赶制茶叶订单。

杜赢回到家乡磻溪镇赤溪村创业已有6个年头,去年企业茶叶销售额超过300万元,今年有望再次增长。而他也从当年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成长为小有名气的“茶老板”,同时担任村党总支委员兼农业产业支部书记,尽显带头效应。

回望成“才”之路,杜赢坦言,这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培育。就在一周前,他刚参加了市工信局举办的宁德市企业管理创新研修班,走进清华大学深造一周。而此前连续四年,他还被推荐参加了在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的研修。

“每次去学习都有收获,对自己的创业很有启发。今后我会继续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杜赢说。

乡村振兴,人才的支撑不可或缺。为此,宁德明确要强化引智聚才,扎实推进人才振兴,并制定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科技特派员制度、基层紧缺人才补充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师带徒”引凤还巢计划、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支持青年人才返乡创新创业等一系列举措,突出人才队伍培育,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分重点、分类型、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从2019年起,五年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0人以上;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专科学历教育,进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五年计划培育1000人左右;积极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电子商务人才、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人等农村实用人才,每年培训10000人左右。今年,宁德还专门出台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产业人才保障专项规划,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创新和完善乡村重点特色产业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政策机制,为乡村振兴聚良才。

既就地孵化本土人才,也“筑巢”引进外来人才。在屏南,当地还立足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闯出了“创新机制,引进高人;创建平台,引来新人;创造条件,引回亲人”的“三创三引”乡村文创人才体系建设之路。林正碌、程美信、张勇、马惠东、陈子劲等一批专家团队“驻创”屏南,从漈下、双溪,到厦地、前洋、棠口、龙潭片区,引领活化一个个传统村落成为人们向往的安居创业之所,“文创+供给侧改革”“文创+精准扶贫”“文创+全域旅游”“文创+古村复兴”“文创+传统产业融合”格局逐步形成,高效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文化旅游、旅居养生、农村电商等新业态逐步显现。同时,引发了在外村民和大学生的返乡热潮,他们或出租闲置院落,或成为文创项目员工,自营餐饮、民宿、传统手工艺等业态也迅猛发展,为屏南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批“候鸟人才”也在闽东乡村落地。去年7月,福鼎市政府“牵手”清华大学学生乡村振兴工作室,在嵛山镇东角村建设福鼎市乡村振兴工作站,这也是清华大学学生乡村振兴工作室在全国建设的首批站点之一。此后,该工作站的一期工程——嵛山镇乡村振兴大礼堂项目启动实施。福鼎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师生团队历时9个月,秉承“修旧如旧”理念,将原本废弃的鱼露仓库改造成集群众观看电影、图书阅览、远程教育和会议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成为当地群众和游客的“打卡”之地。为表彰清华大学师生团队对该市乡村振兴工作站的贡献,福鼎市委组织部还为他们颁发“候鸟人才证”,见证这段“良缘”。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国网福建服务中心:启动党建“三级联创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