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原标题:讲述税收故事见证“税”月变迁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本组文字采写/记者 陈泥 通讯员 于平 肖雨 蔡志元)用新老照片讲述改革开放40年来,厦门税收改革走过的辉煌历程、发生的历史巨变,讲述厦门纳税人和税务人的税收故事。由厦门市税务局联合厦门日报共同主办的“光辉税月见证发展——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税收图片展”图片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次活动以图片为主要载体,旨在再现40年来厦门税收事业发展历程中的真实瞬间,勾勒改革进程,见证时代变迁,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税收事业的发展脉络和辉煌画卷。整个活动将由图片征集、以图说事以及最后的主题展览等环节构成。

本次活动将从读者投稿中选取文图相符、事实准确,文字优美的图片予以刊登;或由记者根据线索上门为老照片翻拍,挖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以飨读者。

故事1

讲述人:洪景阳(火炬高新区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长)

最先达成的预约定价协议

讲述税收故事见证“税”月变迁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1998年10月,原市国税局与厦门台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签署全国首例预约定价安排。 (黄坚摄)

1998年10月,原厦门市国税局沿用国际惯例,通过与外资企业的积极沟通,制定出我国第一个预约定价协议范本。该预约定价协议为减少征纳矛盾,加强税收征管,在全国的涉外企业税收征管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预约定价”是国外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反避税方法。“一晃都已经20年啦!”作为我国首例单边预约定价安排签署工作的亲历者,现任火炬高新区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长洪景阳感慨颇多。当时,洪景阳担任厦门市国税局涉外税收管理局转让定价调查科主持工作的副科长,从1998年到2014年的16年间,他一直从事与涉外税收相关的工作,经历了预约定价从起步探索到规范提高再到快速发展的整个过程。

“1998年4月份,总局发布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试行)》,首次将预约定价作为一种转让定价调整方法写入其中。10月,我们就首开先河,与厦门台松精密电子签署预约定价协议。可以说,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确实碰到了诸多困难。”洪景阳回忆。20年过去了,很多细节都已经模糊,但在他的印象中,最难的还不在于和企业反复协商谈判,确定台松公司1999年度与其在台湾的关联企业业务往来交易行为的利润率,而在于预约定价协议文本的确定。

“当时并没有相应的执行程序和配套制度,更没有协议文本的模板可供参考,一切都要我们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进行创新探索。”洪景阳说,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斟酌和十余次的修改,最终以双边税收协定为蓝本,拟定了预约定价安排的协议文本。“令我们比较自豪的是,后来总局出台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中明确的预约定价协议文本,基本认同了我们的做法。这也是对我们当年探索的极大肯定。”

故事2

讲述人:李志斌(厦门市税务局信息中心主任科员)

办税多走网路少走马路

讲述税收故事见证“税”月变迁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图为2002年,税务人员在网上申报推广现场对纳税人进行操作辅导,从零起步,引导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 (杨明明摄)

“厦门电子地税局始建于1997年底,多次被评为“厦门市十佳网站”。20多年来,原厦门市地税局积极实施“科技兴税”战略,把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打造“厦门电子地税局”开发和推行网上办税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厦门电子政务、信息港建设的一大亮点,也荣获了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推进,厦门企业纳税户网上办税已近100%,涵盖登记、申报、征收、发票、证明等业务,多次在国家税务总局和厦门市政府网站评选中获得优异成绩,真正实现“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

如今,原国税和原地税机构合并,全新改版的“厦门市电子税务局”也重装上线,包含用户中心、办税中心、查询中心、互动中心、公众服务、个性化办税六大业务模块以及216项办税(费)菜单,其中票种核定申请、代开发票、税收优惠备案、退税退费等纳税人常办业务均已实现足不出户全程网办。以票种核定业务为例,今年来累计办理206523笔,为纳税人减少大量交通、排队及办理时间成本,减少纳税人使用纸张20万张以上,真正实现“省时省力,足不出户办完税”。

故事3

讲述人:林声扬(厦门鹭声橡塑有限公司董事长)

泛黄的“企业周转金”申请书

讲述税收故事见证“税”月变迁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1993年,原市税务局第三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税务登记证。 (本报记者吴尔婷摄)

讲述税收故事见证“税”月变迁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1986年,厦门市税务局批复的集体企业周转金申请书。(本报记者吴尔婷摄)

厦门鹭声橡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硅橡胶专业生产厂商,其前身是1985年7月由湖里街道办成立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开元区鹭声橡塑厂”。公司董事长林声扬至今珍藏着一份填写于1986年1月8日的《集体企业周转金申请书》。泛黄的申请书上,当时的税收专管员郭文龙用蓝色墨水手写的“建议领导予以审批解决”字迹依然清晰。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挂靠集体企业,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戴“红帽”。从时间上看,它萌芽于改革开放初期,繁荣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从地域分布上看,主要是沿海省、市。如今不少民营企业当年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他们的创业之路,“开元区鹭声橡塑厂”就是波澜壮阔改革浪潮中勇于“试水”的一家。

“我们是1985年4月拿到当时的开元区经济委员会的批文的,7月向工商部门申请的营业执照。”林声扬回忆。当时湖里区的企业还很少,一个街道只有六七家企业。成立之初,工厂只有二十几个工人,主要生产橡胶制品,厂址位于东渡一带。“那时候东渡都还是土路,而且是单车道,我还记得税务专管员总是骑着自行车到厂里来给我们指导税收上的事务。”

1986年,林声扬将工厂从东渡搬迁到濠头,为扩大生产,准备新上一个“大项目”——生产摩托车安全帽内胆,并且希望在当年5月就能投产。“当时项目引进生产设备需要10万元,我们企业自筹最多只能解决5万元,资金实在困难。”林声扬说,当年1月,在别人的指点下,他通过税收专管员向当时的厦门市税务局第三分局提交了申请5万元“集体企业周转金”的表格。

“企业周转金”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个相当普通的词语,指国家财政对某些重点企业或困难企业拨入资金进行扶持。在税收专管员郭文龙的热心帮助指导下,2个月后,鹭声橡塑厂就拿到了厦门市税务局第三分局“同意贷给叁万元,期限壹年”的批复件。

林声扬说,后来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企业并没有使用这3万元周转金,但税务部门扶持企业的热忱和高效的审批效率,还是令他记忆犹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厦门鹭声橡塑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配件直接或间接配套国内汽车主机厂,成为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主要供应厂商及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SNK经典IP回归 《合金弹头:战略版》将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