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原标题:厦门文史专家带您细品老厦门的诗意、繁华和市井

厦门文史专家带您细品老厦门的诗意、繁华和市井

▲万寿宫如今仅存的丹陛石

海峡网12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常海军/图)如今的百家村,邻近中山路,却隐于闹市,是为数不多的保留完好又颇具老城特色的老厦门城区。“村子”里至今保留有许多老宅,那些上了年纪的建筑予人以别样的韵味。

龚老告诉导报记者,别看这个“村子”巴掌大,却集中了“最厦门”的元素,被称为“厦门文化的缩影”。走在街巷间,随手一拍,每一个镜头都有说不尽的老厦门岁月时光。“百家村才是真正的厦门市井生活,若有闲暇,大家不妨去走走,感受一下。”龚老发出了邀约。

侵占之殇 日寇入侵,建“兴亚院”洋楼

过了几年惬意生活,抗战爆发,“模范村”的人们也终究躲不过遭遇日寇侵占。

往事不堪回首,原本有着人间最美风景的深田里,也发生了变化。

深田路42号,有一座三栋相连小楼构成的洋楼。这是侵占厦门的日军1939年建造的,并将其统治厦门的最高权力机构——“兴亚院厦门联络部”设立于此。“在日寇统治厦门的那几年,兴亚院是日本殖民统治厦门和广东汕头的最高机关。”龚老说。

厦门文史专家带您细品老厦门的诗意、繁华和市井

▲“兴亚院”旧址

这栋洋楼的特别之处不仅因为它的背景,它的建筑风格在厦门也是唯一的,大胆、新潮。

导报记者看到,兴亚院旧址的建筑风格跟老城区主流的建筑风格不太一样,它摒弃了常见的闽南元素或西洋雕花。建筑高三层,局部二层,主立面横向分为3个体块,中间体量最大,装饰全由宽约30cm的竖向线条组成,排列整齐朝中央逐次升高,水刷石表面,韵律强烈,水刷石工艺粗粝但平顺。“这是日本传进来的‘洗石子工艺’,把小石子放在水泥里,日本人首先在厦门使用。”龚老说。后来,日本人在兴亚院的斜对面又盖了六栋别墅,给日本课长居住,每人一栋。

改革开放后,六栋别墅拆除,盖起了创冠大楼。保存至今的兴亚院旧址,外貌基本保存完好,建筑的石阶、楼梯、铁艺及部分雕花装饰也是原始别墅的构建。

村落“重生” 铁门“亚”字改成了五角星

1948年,中共地下党闽中市委、城工部市委在兴亚院旧址设立了秘密机关,指挥地下党斗争。

解放后,兴亚院的三层小楼成为厦门市委机关大楼。市委迁离后,这里又成了厦门日报的办公场所。

两扇黑色雕花大铁门上,原来是日寇制作的“亚”字,1958年用五角星取而代之。“改成五角星是我提出并负责安装的。”龚老摸着铁门上的五角星,感慨万千。

解放初期,百家村成为了当时的政治中心,集会和大型活动,都是在边上的中山公园进行。然而,这并没有影响百家村“村民”的平静生活,几代人的悉心经营让此处俨然成为一个生活乐园。

1954年,龚老调到厦门市委工作,单位宿舍就在兴亚院隔壁的观稼轩。当年,日本人在原建筑基础上加盖了一层,变成了三层楼。“瞧,就是那儿,我结婚时就在这栋房子的三层,三角形屋顶那间。”龚老手指向观稼轩。1964年,龚老搬到图强路,而百家村就在身后不远处。

在图强路一住就是60多年,龚老见证了百家村的风云变迁,看着这里夜夜笙歌,又看着这里人去楼空,然后一户户人家搬进来,一户户人家又搬离走。

“百家村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现在是厦门所剩无几的完好老城区,铅华洗尽,人们在这里平静地生活。”龚老每每行走于巷间,便有无尽感慨,老别墅诉尽沧桑,树影摇曳错落有致,鸟鸣声如天籁。

玩转百家村

市井之味随性古朴,厦门人的小生活

百家村是这样的:很生活,却不嘈杂;很市井,却不世俗;很城市,却没有都市丛林的压抑。这个半个多世纪前的“模范村”,不管过去多少年,只要走进来,还闻得见熟悉的市井味道,那些过往的记忆,就埋在里面。

厦门文史专家带您细品老厦门的诗意、繁华和市井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建造的别墅

百家村,很随性。百家村路上,有满足生活需求的店铺,没有特意去装修,一个大招牌便成了一家小店。

百家村,也很古朴,散发着浓浓的古早气息。那些我们以为消失于城市街头的小摊小贩,裁缝师傅、补鞋师傅、剃头师傅、修车匠、街头磨刀人,依然守在巷子里,用自己的一点小小手艺,在不足0.4平方公里的百家村,安身立命。“早些年生意很好,这几年慢慢淡了,但是还有很多老顾客会来,为了他们我一直没离开这里。”修车匠陈师傅说,他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就在这一带修车,手艺是父亲传给他的。

百家村路再往里走,靠近中兴路段有一个菜市场,摊主常与居民聊家常。来往的都是常客,你要买什么,大概多少,摊主们都知道。午间闲暇之余,摊主趴在摊位上便能好好睡上一觉,没人会打扰他们。

龚老说,时至今日,百家村里的人过的是厦门人的小生活——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小街巷里,时常见到几位老伯、阿嬷坐在门口,晒着阳光,或是叫上几个邻里,泡一壶好茶,享受午间阳光的馈赠,这也是老厦门人最喜欢的生活方式。那画面很美,也很真实。

厦门文史专家带您细品老厦门的诗意、繁华和市井

美食天堂街边美食,竟藏于公厕旁

除了散发着浪漫和时光记忆的老房老街,市井之味,美食亦不可少。

白天的百家村,略显安静。进入夜晚,就会换成另一种模样,满街排档开摊,巷子里灯火通明,沿街而坐的人,找到自己喜欢的夜宵排档,开始各自的酒局。

随便坐进百家村的一家路边小店,都能吃到不错的美食,萝卜糕、肉枣、猪颈、泡面、卤大肠、海蛎煎、炸带鱼、炒花蛤等等。

百家村最负盛名的当数“公厕美食”了。在小菜市场里,有一座深田公厕,环绕在公厕旁边的有三个美食摊点:阿牛章鱼、酱油芒果小摊、吴记煸豆干,鼎鼎有名。

百家村酱油芒果小摊,只是一块小方桌,直接摆在深田公厕门口,这家芒果小摊最为正宗的吃法,就是蘸着酱油吃。听起来比较古怪,堪称“黑暗料理”,但这种吃法却是老厦门人记忆中的味道。

阿牛章鱼是许多老厦门人都喜欢来的小摊,一瓶啤酒加上一份白灼章鱼,幸福得不得了。

如果你喜欢小资情调,在百家村闲逛后,不妨到其中一家咖啡馆坐下,点一杯咖啡,饮尽百家村的风味。

虽然对百家村熟到不能再熟,但龚老也记不清这里是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老厦门人的美食天堂。

路线:公园东路站-共和路-图强路-百家村路-深田路-新民路-尚武路-百家村路-华报书院-中兴路

建议:半天行程,最好下午去,很多美食摊点都在下午4-5点摆摊。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三争三领赛风采·健康生活向未来”20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