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垃圾不落地 “快递”式直运 翔安新圩城乡市容面貌明显改变

每天傍晚,一辆辆密闭式压缩垃圾直运车,穿梭在翔安区新圩镇各个村,收集村内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不再经过垃圾中转站,而是直接被送到东部固废垃圾处理中心。实行垃圾直运一个多月以来,新圩的市容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逐步改善了镇村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翔安区以农村生活垃圾整治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开创镇区“垃圾直运”先河

11月18日,翔安区在新圩镇启动城乡垃圾直运工作,这在全区开创了镇区“垃圾直运”先河。所谓“垃圾直运”,指的是垃圾压缩车直接将垃圾桶提拉上车清倒运送至东部固废中心,免除了人力装车及转运至垃圾池造成的二次污染。由于新圩镇距东部固废中心较近,生活垃圾转运采取了由新圩镇直运的模式,由新曦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运作,共配备10部压缩式垃圾转运车进行转运,定时定点将辖区内生活垃圾转运至东部固废中心处理。

目前,新圩镇初步实现16个村(居)“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垃圾不落地,解决“二次污染”问题,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乡市容环境。

村民老许说,“实行‘垃圾直运’后,投入垃圾桶的垃圾,就像投入邮筒的邮件,变成直达快递。试点1个多月,效果明显,整个运送过程中,垃圾基本不沾地,清洁、低碳、环保”。

改进措施确保垃圾不落地

据悉,接下来,新圩镇将根据运行期间各村居具体实际情况,对各条垃圾运输线路进行优化提升,每天定时、定路线收集垃圾,再通过“桶车直运”方式将垃圾倒入车内,“快递式”直运东部固废中心,做到“日产日清、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由于垃圾清洁直运工作是环卫管理推出的一项新的管理措施,它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每一位市民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转变,有关部门也呼吁广大居民把袋装垃圾投入密封式垃圾桶内,做好垃圾分类。

据了解,翔安全区共四镇一街、113个村(居),全区人口30万余人。据统计,全区月均垃圾量10000余吨,生活垃圾主要成份为食品包装袋、厨房残渣、塑料废品、破旧衣被、家庭旧废品等。新圩镇的垃圾直运模式,对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值得参考学习的示范。

责任编辑:林航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漳州:小盆栽里藏“新”意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