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龙岩新闻
分享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龙岩老区苏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龙津湖公园

11月1日清晨,当翠屏山巅出现第一缕微光,龙津湖畔的小鸟叫醒沉睡的大地,花草树木散发生机,早起的人们开始晨练,美丽龙岩开启了崭新的一天。

龙岩,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通称“闽西”,这里是老区苏区、山区林区,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长期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武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引领龙岩老区苏区人民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持续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

霜降之后,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的银杏树纷纷换上了金黄色盛装,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模样。

新当选的村支书袁健杰说:“南坑有5家民宿、9家餐饮,还有露营地……我们做好了接待更多游客的准备。”

像南坑一样,长汀许多昔日水土流失重灾区的村庄摇身一变都成了旅游景点。去年,该县生态观光、森林旅游、绿色休闲等旅游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产值11.66亿元。

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据1985年遥感普查显示,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1.5%,“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接力关怀和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长汀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摸索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24字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并经过一代代接续奋斗,终于让昔日濯濯童山披上了绿装。

而习近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拓展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5次到长汀调研,并就水土流失治理提出要求,作出重要批示,推动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向纵深推进。到中央工作后,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节点上,习近平同志两次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作出重要批示,开启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的新篇章。

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岳辉告诉记者,近年来,长汀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嘱托,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全县水土流失率从2011年的10.26%降至2020年的6.78%,取得决定性胜利,从全国水土流失重灾区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0年以来,龙岩把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抓手,每半年举行一次现场推进会,从市级层面推进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根治、提升、拓展、持抓”。今年10月,经水利部推荐,《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并在大会主题论坛上推广。

饮水思源、勿忘老区。据统计,2012年以来,共有4.1亿元社会资本以各种方式参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厦门树王银杏制品有限公司种植银杏2300多亩、5万多株;厦门中盛粮油建成“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中石油投资帮扶长汀建成“万亩水保生态示范林”;东部战区陆军部队、福建省军区、福建省武警总队支援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近年来共组织1万余名官兵到长汀开展植树活动,完成植树造林和抚育施肥2.7万余亩;全省金融系统大力支持长汀县马兰山金融生态示范林基地项目建设,已有20余家金融单位认领养护金融示范林;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我为长汀水土流失精深治理种棵树”活动中,共有2万多人次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线上捐款植树,累计金额114万元,折算植树7.6万株。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

“90后”新农人傅桥是一位回乡的年轻人。“小时候,上山捡松针回家引火用都要跟小伙伴‘抢地盘’,‘兄弟们,这边归我啦!’”傅桥回忆,“那时山上实在太贫瘠。”2016年,傅桥与另外两名大学生一起返乡创业,成立福建新农人生态农业公司,接过了绿色发展的接力棒。

如今,在长汀有傅桥、兰建春、赖斌、蔡伟月等一批大学生舍弃城里的生活,回归家乡,为新的期待而努力奋斗。他们传承了父辈们治理荒山的精神,成为人们口中的“绿二代”;他们把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带进水稻田里、板栗林中、油茶山上,孕育出绿色新希望……

打造新时代林改“武平经验”升级版

走进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全国林改策源地”的石碑在村口显得格外醒目。

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而捷文则是当之无愧的“全国林改策源地”。

时光回溯到2001年之前,捷文村164户村民守着2.6万亩林地,依旧过着穷日子。因为盗砍滥伐,当时不大的村子竟有10人被抓、7人被判刑。只要听说森林公安来了,村里很多男人都闻风而逃,捷文村因此背负“寡妇村”的名声。

“寡妇村”恶名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当时武平乃至全国林业的尴尬:尽管开展了林业“三定”等改革,但由于没有触及最核心的产权问题,林业陷入盗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造林育林难投入、林业产业难发展、望着青山难收益的“五难”困境。

改革才有出路。2001年6月,捷文率先试点,以“山要平均分、山要群众自己分”为原则,将集体山林均分到户。年底,村民李桂林拿到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我当时分了259亩林地。我想,山是我的了,我有权管了,我一定要管好。”次年,捷文村的试点经验在全县推开。

“山分了,林权证发了,但没有上面的红头文件,发下去的证算不算数,分下来的山会不会被收回?”当地干部群众心里还是很忐忑。

时间指向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专程来到武平调研林改工作,作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林改的方向是对的,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等重要指示,为武平林改一锤定音。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幕由此正式拉开:2002年8月,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在武平召开;2003年,福建全省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6年福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得到中央认可;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武平林改创举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旋即,一场被称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的又一场伟大革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铺开,武平因此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

林改20年,成绩斐然。20年来,随着林改工作纵深推进,龙岩、武平又在全国率先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商品林赎买等做法,有效破解林业发展深层次矛盾。

为了推动生态富民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近年来,龙岩不断加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探索。目前,当地已初步形成了武平紫灵芝、上杭金花茶、长汀黄花远志、连城铁皮石斛等区域特色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实现林下经济经营面积945.9万亩、产值161.4亿元,辐射带动16.8万户农户参与。

与此同时,森林旅游、花卉产业、林产工业等不断发展壮大,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生态旅游实现直接收入8.94亿元、社会总产值39.56亿元,花卉苗木全产业链产值达119.8亿元,林产品加工产值达163亿元。

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更是源源不断。2017年,龙岩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普惠金融·惠林卡”业务,帮助林农解决发展生产的资金问题。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累计发放“惠林卡”32003张、授信29亿元、用信18.77亿元,受益林农3.2万户;今年4月26日,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在新罗区试点落地;9月8日,在长汀又有全市首个国有林场竹林经营碳汇项目交易成功……

据了解,近年来,龙岩创新推出的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林改“武平经验”、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土壤污染防治“土长制”等一批改革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龙岩智慧。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让宜居之地变得更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龙岩从未停止过的追求。近年来,龙岩始终把生态环保作为“一把手”工程,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养猪业污染治理、小流域水环境整治、工业污水治理、城乡污水垃圾治理、淘汰黄标车、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等一系列生态环保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龙岩市小流域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今年1—9月,龙岩3条主要河流76个国省控(考)断面综合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97.4%;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全省前列,今年以来,龙岩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排名全省第二……

截至2020年底,全市水土流失率降为6.03%;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9.39%、长期保持全省第一,并成功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

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2010年,龙岩市和新罗区决定,对城郊的紫金山废弃矿区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实行治理与建设并举,实现变废为宝。数年之后,昔日的废弃矿区变成了美丽公园、幸福家园,到处芳草如茵,风光秀美,除了紫金山社区的居民外,每天都有社区外的许多群众前来健身休闲。

无独有偶,连城县目前正在打造的田心铁矿废弃矿山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精品工程,也受到了广泛认可,获得上级下发的创新示范正向激励资金1000万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为此,龙岩市积极探索从人大立法的角度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

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制定《龙岩市长汀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并于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这部条例用法的形式将现行有效的“长汀经验”固定下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长汀及全市其他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据悉,被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共制定颁布了12部实体地方性法规,其中8部是跟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立法:2017年,制定颁布《龙岩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2018年,制定颁布《龙岩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18年,制定颁布《龙岩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9年,制定颁布《龙岩市城市绿化条例》;2019年制定、2020年颁布《龙岩市实施河长制条例》,是全国首部设区的市实施河长制地方性法规;2020年,制定颁布《龙岩市长汀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2020年,会同厦门、泉州漳州制定颁布《关于加强九龙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2021年10月22日福建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龙岩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从一项项生态环保攻坚的具体行动,到一系列工作机制、制度法规的实施,龙岩以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和乡村的品质,绘就了一个大写的民生。数据显示,目前,龙岩市辖区建成区绿地率达40.63%,绿化覆盖率达43.73%,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平方米。

行走在闽西大地,城市乡村、田园阡陌处处如诗如画——地处中心城区的新罗区这些年新落成了石锣鼓公园、龙津湖公园、东山湿地公园等一批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为市民增添了获得感和幸福感;永定龙湖成功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第十一批52家国家水利风景区之一;在上杭县的白砂林场,几代务林人播绿不辍,当地人说这是“南方的塞罕坝”;武平县的梁野山、千鹭湖已经成为远近皆知的旅游景点;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里,曲径幽长、百草丰茂、鸟语花香、空气怡人,游客络绎不绝;钟灵毓秀的冠豸山下,连城县城秀美精致,可谓“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相融”;这个季节,漳平永福的樱花尚未盛开,但那里还有一年四季不断的茶香与你相约……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结出累累硕果。

建设山清水秀、绿色低碳的美丽龙岩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也是龙岩发展的亮色。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经过长期的生动实践,龙岩老区苏区人民形成了强烈共识: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推动龙岩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在更高水平上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植树添绿已经成为龙岩老区苏区人民的自觉行动。有一组近年来全市营造林面积的数据非常直观:2017年完成19.15万亩;2018年完成16.47万亩;2019年完成19.24万亩;2020年完成18.22万亩;2021年(截至目前)完成16.43万亩。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水土流失区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进一步恢复。据了解,长汀县维管束植物从水土流失治理前的110种增加到现在340种,鸟类从不到100种恢复到306种,消失多年的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苏门羚、豹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纷纷重回山林。

——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加快。2016—202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1.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2%,获评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截至2020年底,龙雁经济开发区、蛟洋工业园区获批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福建(龙岩)稀土工业园区和晋江(长汀)工业园区2家工业园区获评省级绿色园区,紫金铜业公司等6家企业获批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15家单位入选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瓮福紫金、金龙稀土成功申报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全市4家企业获得工信部国家绿色工厂称号、4家企业获得省绿色工厂称号。

——城乡生态环境品质大幅提升。城镇污水处理率从2015年的88.67%逐步提升到2020年的95.7%;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15年的99.58%提高到2020年的100%。2020年,全市创建“绿盈乡村”累计总个数达到1288个,占到所有行政村的70.8%。市域内村容村貌大为改观,1镇、4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在此基础上,全市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建设工作也全面铺开。

——特色生态文化优势显现。立足闽西红色、客家、生态三大文化优势,全市坚持以红色为底色、绿色为主色、客家为特色,以品牌创建为抓手,以宣传推介为途径,持续打响“红色古田·养生龙岩”品牌,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浓厚的闽西红色文化从精神层面支撑龙岩生态文明建设。

多年来,龙岩用扎实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先行先试中让老区苏区凝红滴翠、焕发亮彩,市、县两级收获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要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倾力支持老区苏区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等。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龙岩意气风发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9月底召开的龙岩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生态立市,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品牌优势,提升绿色经济效益,建设山清水秀、绿色低碳的美丽龙岩。以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新的起点,一个山清水秀、绿色低碳的美丽龙岩正阔步前行。

(张杰 高营光 王尚华 石芳)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龙岩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BROMPTON JUNCTION福州东百中心全新开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