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原标题:电子身份标识时代来临 通过载入手机卡防止信息泄露

电子身份标识时代来临 通过载入手机卡防止信息泄露

电子身份标识时代来临 通过载入手机卡防止信息泄露

海峡网4月23日讯 (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 文/摄)4月22日下午,在福州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发布了《eID数字身份体系白皮书(2018)》,并展示了电子身份标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被至少泄露5次,解决信息泄露的一大举措就是将电子身份标识载入手机卡。

白皮书指出,当前数字化已全面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然而我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数字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不足、数字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数字社会治理面临挑战等诸多问题。为此,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网域空间身份管理”等信息安全重大专项,研发了“公安部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lD)”技术并形成了相关标准体系。eID依据《电子签名法》,基于智能安全芯片硬件载体,采用密码学技术实现互联网上不见面的身份认证,最新的SIMeID甚至可以通过手机SIM卡完成认证,在具备了安全性的同时兼顾了用户体验。

据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专家介绍,我国‘触网’二十多年来普遍采用“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来代表公民的网络身份,虽起到了唯一区分网络法律主体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容易造成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成为身份冒用、账号窃取以及电信和网络精准诈骗等的根源。因此,建设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根、既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又能适应数据开放和流通需求的统一数字身份体系势在必行。

据介绍,eID数字身份体系的推出,首要目的是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eID数字身份是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根,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通过密码算法将公民身份信息转化成“去身份化”和“碎片化”的个人标记,减少公民身份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有效防止大数据技术对个人信息的汇集追踪。作为eID数字身份的首批试点应用,观众还可体验腾讯E证通eID数字身份应用和深圳网格APP应用。

记者了解到,展会期间,eID展区采用多媒体方式展出了eID在互联网+电子政务、民生服务和金融领域的典型应用,包括江西共青城政务服务系统、闽政通、江苏工商全程电子化、江苏淮安“透明食药监”、航旅纵横等。展区还设置了发卡体验区,由工商银行福建分行、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分别为观众现场办理eID银行卡和SIMeID卡,中信集团下属中信网安认证公司也展示了SIMeID自助发行设备。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平面设计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