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海峡两岸>台湾新闻
分享

台湾2019年9月开始,高中历史课纲将《中国史》放在《东亚史》脉络下讨论,外界质疑历史课纲“去中国化”。

台湾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教授吴昆财日前在台湾“中时电子报”发表评论说,台当局“教育部”废除了历史教材行之有年的“时序”观撰写方式,大胆改采“主题”教学模式。这次课纲规定了3大主题介绍东亚史:国家与社会、人群的移动与交流,以及现代化的历程。

吴昆财认为,从这种主题设置,即可探知台湾“国教院”史观与史识的偏颇。众所周知,攸关民族与国家的历史,其中有属于核心议题,岂能舍本逐末,轻重不分?

吴昆财认为,就政治而言,说穿了,台当局“教育部”选择一意孤行通过新的历史课纲,如今再对照各家版本历史教科书,其主要还是着眼于政治的目的。

首先,去中华民族化。检视3大单元里全新单元的“人口移动与交流”。这种在历史学界属于偏僻冷门的专史,就是要淡化大陆人对台移民,接着再点缀东亚各国的移民史。如此一来台湾人民自然成为“移民”的一环,不必再认同“中华民族”。

其次,异化中国。这本课纲把中国史正式列入为东亚史,也就是延续自1995年以来的思维,李登辉倡议“认识台湾”,接着杜正胜提出“同心圆”论理,把台湾史单独成册,从原先隶属于中国史的一个章节再提升为“国史”。如今,正式把中国史异化为外国史而已。

最后,“两国论”入史。环顾各家版本的“中国主权”问题,根本上已违反“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法律。

台湾“中时电子报”9日发表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的文章指出,台湾拿掉一切中国传统与文化,只剩荒芜。

段心仪说,自从台当局前“教育部长”杜正胜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同心圆史观”,推动“本土化教育”,学生在新的“台湾史观”与历史架构下学习,也许,政治学者用词有专业考虑,但庶民时代,也无妨听听教师吐吐苦水。现在,老师上课不知道如何向学生说明:你为何要学“敌国”文字?为何要读李白、杜甫、韩愈、苏轼、孔孟、老庄,这些不都是“中国古人”的文章?中秋、端午、春节该过吗?祖宗坟头该祭扫吗?“河西堂”、“汾阳堂”是啥?

段心仪还说,15年前我们看到“海洋教育用词检核”,挑出教科书中五千个不当用词,如要求:诗人李白改成“中国诗人李白”时,还当成笑话一则,如今赫然发现,那已是学生认知中的应然。只是,如果语文拿掉一切古典,只剩空白。台湾拿掉一切中国传统与文化,只剩荒芜。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台湾人民自废武功后,何去何从?

责任编辑:唐秀敏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台湾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建引领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