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海峡见闻>见多识广
分享

立春到了意味着什么?立春后还会冷吗?冷多久?

如果是“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这句话理解很容易,如果一年的立春是在春节前,且天气的回升比较早,那就意味着很容易出现倒春寒的天气。这里的“春脖”其实很好理解,如果立春相对来说要早,天气回温也很快,那就表明春脖子比较短,此时最担心倒春寒的出现。

反之,如果立春在春节后,且气温的回升比较迟,那就表明“春脖”比较长,气温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春天的来临也需要一段时间,那倒春寒的出现几率并不是太大。

从科学上来看,连续5天气温都在10℃以上就属于真正的春天,但倒春寒一般会在3-4月份到来,此时已经春暖花开,万物也随之复苏,此时如果有降雪的到来,那对农业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而2020年的立春是在正月十一,属于春节后,看样子并不会出现倒春寒。不过专家在很早时就指出,2019-2020年度属于暖冬,2020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概率为80%,这就意味着倒春寒的出现概率比较大,而今年的冬季明显没有太多的严寒出现,笔者的家乡往年年年会下雪,但今年却没有大雪的出现,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责任编辑:肖舒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见多识广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科技融两岸 携手创未来 第七届两岸基层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