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三明新闻
分享

市、县、乡(镇)三级党校把国防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上年,三明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级党政领导国防教育试点活动,经验和做法得到省国教办转发推广;永安八一村军地共建新农村做法,被写入福建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决定文件,并进行推广……

三明,是一个生机勃然的地方,是闻名遐迩的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源地之一,辖区12个县(市、区)均为“原中央苏区县”。在这片红土地上,处处都可以感受到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情深,感受到军政军民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氛围。

自1993年以来,我市已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市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切实在巩固、发展、创新、提高上下功夫,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有力促进了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驻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军民深度融合:

军地联动,双向受益

“要让双拥之树常青,使军民真正达到深度融合,就要围绕需求对接,做到从浅层次融合向深层次融合拓展,探索实践军地联动、双向受益的发展新路子。”这是三明市军民深度融合的持续共识。

完善“创模”保障机制。三明市各级党政军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形成了“党政军一起抓,各级双拥办具体抓,部门及各部队配合抓,全社会合力抓”的创建工作格局。认真落实省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决定,坚持做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整体推进、有序开展。将开展双拥共建尖动和双拥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将“支持驻明部队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科技文化拥军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每年为民办实项目,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行同步增长。

提升部队打赢能力。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始终不忘兼顾国防和军事需求,近年来,投入7.8亿元建设了195.5公里的交战公路,使各驻军单位的进出口道路,均能快速接入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进一步提高了部队机动能力。加强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三明老工业基地优势,促使三钢集团、厦工三重、海西重汽等大中型企业,与部队联合建立一批装备修供保障基地。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管好用好专武干部、民兵营连长、预备役军官3支队伍,建好反恐、抗洪抢险、森林灭火6支民兵应急队伍,使之成为三明市拥军工作的新亮点。4年来,市、县两级财政投入3.35亿元,实施“四项拥军”工程,有效改善了部队战备执勤、军事训练和工作生活条件。保障军人各项需求,在市区、永安开通多条拥军公交专线;为军人开办人才培训基地,使1500多名军人获得各种大中专学历证书和专业证书。

创新共建品牌。以“双拥双赢、共驻共建”为原则,开展“多城同创”活动,全市300多个军民共建对子,成为省市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拓展共建领域,探索社区、两新组织参与共建,比如沙县等地成立女企业家拥军协会,TCL集团与大田县民政局举办“拥军优属工程”活动,同时,海军“三明舰”首次派出代表团回访三明,开创了福建舰市共建的先河。永安市气象局与驻永某部联合成立“军地气象联合保障室”,为战时气象侦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在全军独树一帜。以“部局村联动”(一个团级部队带一个局机关单位,对口援建一个村)形式,共建新农村,驻明部队为26个革命老区实施“十项工程”建设,成为原南京军区和全省双拥共建活动的一大品牌和亮点。军转优抚安置:

突出重点,注重质量

“不能一安了之,要从需求出发,设身处地为军转干部、退役士兵、随军家属、子女入学考虑,做到突出重点,注重质量,持续提高优抚安置水平,实实在在帮助官兵解决后顾之忧。”这是三明市优抚安置的显著特色。

提升安置质量。对军转干部安置实行优先安排、特殊对待,全市共接收安置95名,均安置在党政机关(含参公单位),达到“三满意”。对退役士兵及时足额发放一次性地方经济补助金,落实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政策,先后安置退役士兵3412名。广开渠道安置随军家属,共安排126名随军家属安置就业;对自谋职业的,由财政发给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的生活补助。对军人子女优先解决,共为486名军人子女解决入学入托问题,各县(市、区)对部队子女一律给予自主择校,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

提高优抚水平,近年来,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350万元用于提高抚恤、补助标准,当前各类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均高于省定标准。全面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各项优待政策,平均每年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2208.8万元;每年为5210户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106.5万元,安排重点优抚对象每两年体检一次。为2530名患病住院、困难的优抚对象发放补助或临时救济款284.2万元;为45户新建和维修住房,解决住房问题;为66名困难听力障碍重点优抚对象,免费配发助听器;帮助36名优抚对象安排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

拓展司法维权拥军。三明市县两级法院形成维军庭、人武部、驻军“三位一体”司法维权服务体系,成立了5000多个双拥服务小组,常年活跃在机关、乡村、社区、学校、连队,形成了完善实效的服务网络,有效维护官兵合法权益,全市共审结维军案件38件,为军人挽回损失150多万元。全省司法拥军工作座谈会在三明市召开,丰富了司法拥军的“福建经验”。拥政爱民成果:

持续巩固,繁荣发展

“哪里发生重大灾情、险情,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哪里有难题需要部队帮助解决,部队就会迅速出动,冲在第一线。”这是三明部队拥政爱民的响亮品牌。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打头阵。去年“5·19”宁化、清流特大暴雨和今年“5·8”泰宁县泥石流应急救灾中,驻明部队和预备役人员行动迅速、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不畏艰险,连续奋战,展示了人民子弟兵的政治本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当先锋。各部队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支援地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21个,动用车辆机械900多台次。96647部队在三元区荆东工业园综合服务区重点工程建设中,主动做好部队架空光缆迁移;驻永部队在吉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五洲绕城公路建设中,及时让路让水、迁移军事设施,助力“森林永安”建设;驻将部队在204省道改扩建等项目中,及时迁移光缆,为地方节省经费155万元。

在社会公益事业中作表率。驻明部队官兵每年为驻地群众做好事、办实事1万多件。三年来,官兵先后捐款180多万元,与200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为学校赠送电脑100多台、图书2万多册。驻永某部与地方共同出资600多万元,为麻岭村和西坑村修通了2条乡村道路。当地群众亲切地称此道路为“军民同心路”。

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担重任。驻明部队自觉融入“平安三明”建设,构建“军警民”联防联治网络。每逢重大节假日,驻军都派出官兵到公共场所,协助公安机关执勤,维护现场秩序。2012年以来,部队参与驻地平安建设860次,为三明市荣获全国综治“长安杯”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林航

相关阅读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鼓楼区总工会举办“劳动创造幸福”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