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三明新闻
分享

种麻织布:乡村古老技艺的坚守

刘玉香和她的麻团苎布

种麻织布:乡村古老技艺的坚守

梭子

种麻织布:乡村古老技艺的坚守

绩麻

种麻织布:乡村古老技艺的坚守

织布

苎麻织成的布“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乐府白纻歌》赞其“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余作巾”。三明地区明代始种苎麻,集中地在大田、宁化和尤溪3县,其中大田至今仍有人生产。4月2日正值苎麻的栽植季节,笔者来到闽湖之滨高峰山下的林兜村,寻访这里留守的织布艺人。

春栽苎麻历史久

《草木疏》云:“纻,亦麻也,科生数十茎,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岁种也。荆扬之间,一岁三收,今官园种之,岁再刈,刈便生,剥之以铁,若竹刮其表,厚皮自脱,但得其里韧如筋者,煮之,用缉。今江、浙、闽中尚复如此。”《蜀本草》也说:“苗高丈已来,南人剥其皮为布,二月、八月采,江左山南皆有之。”

苎麻纤维长、抗张力高、防静电、抑制细菌滋生,纺成的布料牢实、滑爽、透气、吸湿,适用于服装、鞋帽、家纺、壁挂、包袋等文化、旅游和装饰用品制作,故在南方被广泛种植。

大田的苎麻也是“岁三割”,民国版县志记载:“曰春苎、曰月苎、曰寒苎。青者最良,绩以成布,视他邑为多。”

“纻”即“苎”,“缉”通“绩”,民间把苎麻织布叫“绩布”,织成的布匹叫“夏布”。“苎属粗者,田邑用以为布袋”,“以苎为经,以棉为纬,细嫩似绸,为单衣佳”,这就是俗称的“褡袋”和“绩布衫”。

大田县境东北部的湖美乡林兜村,历史上是苎麻产地,民国17年(1928年)设有专业市场。这里的苎麻一年收采4次,每栽种一次可收割多年。

刘银英老人是村中的纺织能手,她把麻根切成两指长,清明前就埋进了地里扩种,这个时节有的刚长出地面,有的已经高达50厘米。麻杆一丛就有10多株,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像座灌木林。

老人纺的苎麻布主要销往尤溪。每年开春前,永春等地的闽南商贩也会上门来收购。如果一时卖不出去她也不担心,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习惯穿绩布衫,有的是客户。

邻居林朝楚回忆:1970年以前,村里还很少见到棉布,大家都种苎麻织布做衣裳,那时候的大人小孩都穿绩布衫。老人今年82岁,从6岁开始穿苎麻布。

打线纺麻多麻烦

从苎麻里提取麻丝做成线,要经过种麻、浸麻、剥麻、漂洗、日晒、夜露和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等工序,这个过程叫“扎绩”,完全纯手工。

74岁的刘玉香,自从19岁嫁到村里成了婆婆的徒弟后,这活一做就是半辈子。她把砍倒的麻杆搬到水田中浸泡,然后一根根撕开。剥出的麻皮塞进铁叉子里夹紧,接着右腕发力,左手抽拉,皮上杂质刮除干净,剩下的就是麻丝。

纺麻线前,细心的老人将粗丝洒上水,接着用指甲一缕缕小心拔开,捻接好后放到炭火上焙烤,最后缠成茧子。捻线时,她坐在小矮凳上低着头,全神贯注。缠好的线如一枚恐龙蛋,上面撒着烟丝,这样能防虫咬。

给麻线上桨得请人帮忙,所有的线团分批套在一个一人高的架子上,趁着天晴把粳米浆熬成浆糊,盛放到葫芦瓜做成的水瓢上。瓢沿通几道小孔,放在两座架子中间,让麻线粘上米浆穿进穿出,由辘轳放线和卷回成团。经过阳光短暂的晾晒,细麻线干了变硬,顺直了并且不会断裂。

纺麻线很麻烦,这两个词的产生也许就有相互关联。健谈的刘玉香为了描述其中艰辛,乐呵呵地讲起笑话。她说以前有个外甥去舅舅家走亲戚,可是舅妈忙着纺线来不及给他做饭,这个舅妈是再婚的,饥肠辘辘的外甥心有怨气于是嘀咕:“离了离、嫁了嫁!”舅妈听了不快去找丈夫投诉,舅舅责问外甥怎么可以这样咒人?灵机一动的外甥把原话变成描述纺麻场景的谐音——“离了离、绩了绩”,一场不快巧妙化解。

织女绩布岁月艰

刘银英比刘玉香小6岁,她们俩搭档织布,一个人一年可织60丈(200米)。麻布批发一尺只5元,全年的收入就3000元。刘银英除了挣些零花钱外,织布也是用来打发留守的时光。

“以前为了挣钱过日子,没日没夜织布,有时赶工通宵未眠。”刘银英说着话从仓库里搬出许多织具。

她演示织布,身体坐在木织机中间,左脚往下压纬线,穿过梭子后右脚也踩下,穿进另外一只梭子。尔后,拉过面前的挡板,把经线打实。她的这种织机经过改良,经面和机座成60度倾角,采用脚踏提综的装置,人坐着操作手脚并用。

织布和纺麻线对天气的要求正好相反,刘银英等到下雨才开工,这样的气温不热,苎麻线不容易断,织出来的布线头少。

织机摆在客厅里,房子的过道长约10米,织好一匹布要进行12次相同长度的拼接。这样的工艺花时间多,但是可以织织停停,不赶工期时就不用把自己逼得太紧。

住在附近的刘玉秀也是织布能手,她跟刘银英等人一样,师承自家婆婆。老人今年79岁,3个儿媳跟她学手艺。老大最得真传,两人搭手一起织布,高峰时一年可织7批,每批织30丈。

线是纺好的,由丈夫从村外购回。但她准备不做了,现在年轻人都不住村里,没时间也没有兴趣接她的衣钵。大儿媳如今也已经61岁了,织布时刘玉秀在边上看着偶尔帮下忙。

刘玉香的儿孙也反对她织布,怕老人呆在乡下一个人累着,经常打电话回来苦劝。他们认为种麻织布的钱不好赚,再者自己出行都改汽车代步,老人没必要自讨苦吃。

织好的布颜色乳白,条纹和空隙清晰可见。由于麻丝胶质重,成麻不规则,成品还要经过漂洗和整形。刘玉秀老人比划:“新布很硬,要放到锅里用碱水煮,捞起来后还要锤打变软。”

北蒸闽品喜中忧

苎麻布的市场广阔,许多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人们在夏天劳作容易出汗,穿这种布料做成的衣服,不贴皮肤透气凉爽,所以仍被追捧。本地民间保留有穿苎麻衣的习俗,老者过世,孝男孝女和奔丧吊唁的人,都要披麻戴孝着白苎长衫。一个地方的风俗与文化联上手,种麻织布的古老技艺注定还有可为。

苎麻布也是大田的名产之一。清代知县叶振甲赋诗赞道:“北蒸闽品贵,纤薄胜明光。缕襞千丝细,衫轻六月凉。炎方稀吉贝,墙下少柔桑。献苎思前哲,曾传缟带偿。”他还写了两首诗:“皎皎离机杼,阑干映翠屏。湿防肌汗透,醉忌酒痕腥。三浣光逾白,初裁色尚青。乌啼方夜半,想见舞衣停;白苎秋云质,横纹缬似罗。鸦翻西子舞,鹤转惠休歌。文绣非吾愿,轻容更若何。南原勤纺绩,市也绝婆娑。”

历史上的均溪镇上太和周田等村,都是苎麻主产地。全县盛产苎麻的地方,还有均溪、湖美、梅山、建设等9个乡镇。周边较出名的有尤溪新桥、沙县青州。但现在流入的产品,基本为江西机织布。

在上世纪50年代,大田苎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了全市总面积的56.9%及总产量的46.8%。此后政府实行奖售政策,亩麻奖售原粮200千克,或交售100千克苎麻奖售原粮400千克、布票213尺,到了1955年种植面积达到1884亩,麻产量17.42万千克,当时的三明区域种植苎麻面积才3000亩左右。1957年,大田被省里列为苎麻生产重点县;1986年,县里筹建苎麻纺织厂,当年种植面积达6701亩,产麻38.48万千克,超过了任何时期的水平。

苎麻生产起起落落,三明地区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很不均衡。其实,传统的老手艺也一样,这珍贵的“北蒸闽品”和它的纺织技艺,有一天很可能后继无人——在林兜村,只剩几个留守老人还在苦撑着!

责任编辑:杨林宇

相关阅读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政和县杨源乡:探索全县首个基层乡镇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