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扶贫开发的“宁德模式”: 坚持精准方略、强化精准施策

发布会现场。东南网记者冯川叶 摄

东南网12月30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今日上午,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宁德专场在福州举行。

“宁德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始终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宁德提出的‘扶贫先扶志’‘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提升脱贫一线的核心力量’等重要论述,集各方之智啃‘硬骨头’、举全市之力攻坚拔寨,形成了扶贫开发的‘宁德模式’。贯穿‘宁德模式’始终的一条鲜明主线,就是坚持精准方略、强化精准施策。”发布会上,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说。

据介绍,在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中,宁德突出抓好“四个一”:

一是坚持“一户一本台账”,着力把贫困的底数摸准。以乡村一线扶贫干部入户查访全覆盖为“网眼”,以医疗、教育、住建等行业部门数据为“网格”,全面实施精准识别的“网底工程”,对贫困户进行严格甄别,着力脱真贫、真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市对所有乡村人口进行全面筛查,精准锁定“十三五”现行标准贫困人口7.2万人。在此基础上,按户按人建立脱贫档案,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做到精准扶贫全程可控可查,对贫困户政策需求、帮扶需求实时快速响应。比如,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入户查访情况,精准锁定受疫情等原因影响的651户存在返贫风险和363户生产生活出现困难的对象,并在全省率先出台强化疫情期间产业就业帮扶、基本生活补贴等“七条措施”,确保全市没有出现一例因疫返贫。

二是坚持“一户一个计划”,着力把脱贫的路径找准。宁德市深化推进搬迁扶贫工程,将1.3万贫困户集中搬迁到便于生产生活的地方,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致贫群众,出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补充保险政策,使贫困群众住院医疗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进一步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对供学困难的贫困家庭,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全程实行2000-5000元的差别化资助,28.92万人次贫困家庭少年儿童得到教育资助,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对无力自主脱贫的贫困群众,衔接扶贫与低保政策,将沿海和山区县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7560元、5100元,6.3万贫困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同时,对有能力实现自我脱贫的群众,全面开展“一户一增收”产业扶贫行动,帮助找准一项以上稳定脱贫项目,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主脱贫。“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帮助1.8万贫困户找到了适合的生产项目,2.1万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三是坚持“一户一套办法”,着力把扶贫的措施落准。大力推行金融扶贫、科技扶贫、龙头带动、能人引路等10种扶贫模式,坚持因户因人施策,一户一策推动。针对发展产业缺少资金的,宁德市通过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资金池,累计为贫困户贷款9.1亿元、覆盖率达56%,平均每户落实信贷资金3-5万元不等。针对自主发展产业缺少经验的,宁德市则引导各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电商+农户”“定制种养”等方式,带动群众发展生产。“十三五”期间,共有400多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带动贫困户。针对农产品缺少销售渠道的,我们就发动干部、单位、工会和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利用“朋友圈”“亲友团”帮助打通销售渠道。仅寿宁县“下乡的味道”平台,就带动198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四是坚持“一户一支队伍”,着力把扶贫的力量选准。“十三五”期间,宁德全市共有2090名驻村第一书记、蹲点干部和1000多名科技特派员驻扎在脱贫攻坚一线,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引导贫困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不断增强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同时,结合推进乡村振兴,这几年我们还在全省率先推行“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到目前为止共选派388名具有乡村情怀、工作经验丰富的临近退休领导干部返乡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有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郭锡文介绍,在四大主导产业的带动下,近两年省里考核地方的12项经济指标中,宁德GDP等多项主要关键性指标增幅持续领跑全省。预计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是全省唯一连续四个季度保持正增长的设区市,增幅继续领跑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两项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增幅也将保持领先。宁德还提出“十四五”期间,锂电新能源产业产值超4000亿元,不锈钢新材料产业产值3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和铜材料产业产值分别超千亿,支撑宁德迈入“万亿工业时代”,并实现“生产总值较202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我们相信,通过五年的努力,宁德一定能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进展,到时候群众一定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青年武术协会举行第二届一次会员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