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近年来,泉州大力实施精品创作工程,创作了一批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精品,同时把公益性惠民演出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采取政府购买演出服务的方式,让更多优秀文化成果与老百姓共享。

打造文化精品惠及市民 泉州创排复排传统戏剧

我市把公益性惠民演出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为市民送上800多场次公益性演出。图为市民观看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后报以热烈的掌声。 (资料图片)

创精品:每年500万元专项扶持戏曲发展

就在一个多月前,泉州南音新作《凤求凰》和提线木偶戏《赵氏孤儿》携手亮相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福建文化周。这两个剧目是我市近年来精品创作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赵氏孤儿》参与“金玉兰”第五届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角逐,荣获最高奖“最佳剧目奖”。

取得如此佳绩,得益于我市对戏曲精品工程的高度重视。在为各大剧种新建和改建场馆的基础上,今年我市首次出台《泉州市级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财政每年拨出500万元,扶持包括地方戏曲剧目创作、传统剧目保护、戏曲人才培养、地方戏曲和相关史料的抢救、优秀剧目展演及比赛等项目。

受此激励带动,今年我市复排抢救高甲戏《大河谣》等近10台优秀剧目,明年还将创排、复排《李师师》《素馨花》等多部优秀传统戏曲作品。为了让艺术拥有观众,让市民共享艺术,2013年以来,我市还把公益性惠民演出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采取政府购买演出服务的方式,每年为市民送上800多场次公益性演出。

传薪火:“名家工程”口传心授师带徒

今年2月底,闽南戏曲(泉州高甲)名老艺人传统折子戏传承启动仪式在泉州高甲剧院举行,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娟娟等5位名老艺人以传统“口传心授”方式带徒授艺。这样的以老带新是我市名家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计划,名家工程将在全市各戏种全面实施,鼓励有条件的戏曲职业院团成立大师工作室,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支持各级各类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学校、研究机构采取“一带一、一带二”等方式传授戏曲表演艺术精粹。

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市还将继续加强泉州艺术学校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华侨大学、泉州师院及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学院合作,争取每年培养100名以上非遗保护人才、100名以上文艺人才。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作品。 记者陈智勇 通讯员吕秀家

责任编辑:赵睿

相关阅读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国投泰康信托举办“正大美好 赫奕传家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