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晋安区在福州五城区中面积最大,既有繁华的东二环广场,也有偏远的北峰山区。相应地,教育资源也存在着不小的城乡差距,有的城区中学仅初中就有48个教学班,有的山区小学仅为教学点。目前,北峰山区3个乡镇共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中、3所中心小学、3所农村完小、2个村级教学点、4所幼儿园,存在基础弱、生源少、教师成长难等短板。

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北峰山区教育脱贫攻坚,9月初,晋安区启动“城区+山区”办学一体化改革。此次探索实行“一对一融合”,即:由城区学校校长担任对口山区学校的法人代表,山区学校成为城区学校的校区(分部),两者“合而为一”,由城区学校承担起带动对口山区学校发展的责任。对山区学校而言,“嫁”进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2对学校,从“谈恋爱”到“结婚”

让城区优质学校带动山区学校发展的实践,在晋安区并非首次。去年3月,北峰中学等11所山区校与福州第七中学等10所平原校实施合作办学,双方在教学活动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

而这次改革更进一步,犹如一对恋人步入婚姻、组建家庭——对北峰山区的12所学校、幼儿园,一对一安排福州七中、晋安区第二实验小学、晋安区实验幼儿园等城区优质学校,实行城乡学校一体化办学。“建立由城区学校校(园)长兼任山区学校法人代表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在山区学校加挂城区学校校区(分部)校牌,两校人、财、物由法人代表统筹安排、科学管理。”晋安区教育局局长杨佳松介绍。

融为一体后,城区学校迅速开始帮扶行动。以福州七中为例,9月开学伊始,就向北峰中学派出了分管初中的副校长林绍强,担任北峰中学执行校长——在七中,他要管48个初中班,而北峰中学只有6个班,这给了林绍强充足的空间,实践七中积累的先进教学管理理念。

“新园长给我们定了目标,两年内争创区级示范园、五年内争创市级示范园。”桂湖幼儿园副园长林君竹对一体化改革充满期待。与桂湖幼儿园融为一体的鼓山中心幼儿园,是福州第一家被评为省级示范园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十分“励志”。如今,这种拼劲已经开始传递到桂湖幼儿园,“我们从2018年开始独立办园,幼儿人数已经从38人增长到90多人。相信有了省级示范园的带动,一定会实现目标”。

新校补短板,办学规划高起点

城乡学校融合之路怎么走?一所补短板学校正在提供可行的示范。

9月1日,福州则徐中学桂湖校区举行开学典礼,迎来了校区投入使用以来第一批新生。该校区是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补上了桂湖片区教育资源短板。

“以前有一个桂湖教学点,后来合并到宦溪中心小学,距离村里有十几公里,孩子们上学很不方便。”桂湖片区湖中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贞介绍,周围5个村庄的小学生,分散在各处求学,村民们一直盼望着家门口能有学校,“现在不仅梦想成真,而且是九年一贯制,这给群众带来了惊喜”。

更大的喜悦,是办学模式的变化。桂湖校区办学之始就加入则徐教育集团,则徐中学不仅派来了副校长何宠担任执行校长,而且选派15名教师前来执教,有的还是从晋安区实验小学“挖”来的——尽管这个学期桂湖校区只招1个班的学生。“虽然桂湖校区位置属于山区,但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办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向一流学校对标,通过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全面共享,派出精兵强将、倾注优势资源,争取办出一所山区老百姓身边的优质学校。”则徐中学校长傅传忠说。

在记者采访时,桂湖校区一年级学生正在上音乐课。在老师弹奏的钢琴声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唱着一首首歌谣。音乐教室隔壁,是机器人兴趣课堂、美术活动室等活动空间。“爱心企业融汇置业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桂湖地区的5家开发商,为桂湖校区设立了500万元奖教奖学基金,多方合力将桂湖校区办好。”傅传忠介绍。

如今,桂湖校区不仅吸引了周围村庄的学生回归,而且成为当地置业者子女的教育选择。一年级学生家长李戊在附近购房居住三年,本来计划安排儿子在城区读书,桂湖校区的投用,让她改变了主意。“我和邻居一起把孩子送了进来,因为这所学校虽然位置在乡村,但由城区优质学校负责办学,肯定会成为好学校。”李戊充满信心地说。

山区教师,迎来成长新机会

9月21日,晋师附二小举行硕士研究生暨鼓楼名师任职聘任仪式,这是晋安区首次在福州市委组织部的牵头下专场招聘硕士研究生并引进鼓楼区优秀骨干教师,共聘任9名硕士研究生及2名鼓楼名师。这次聘任,让北峰山区的宦溪中心小学执行校长陈书明颇为高兴——作为晋师附二小的宦溪校区,这意味着,宦溪中心小学也是受益者。

陈书明的信心,来自此次改革配套的专递课堂建设。据介绍,晋安区利用129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为山区学校建设了全覆盖的专递课堂,通过这一技术,可实现城乡学校远程互动、多媒体设备统一管理控制等功能。今后,优质学校老师在主讲教室上课,山区学校的学生可在互动教室同步听课。

师资力量薄弱,一直是山区学校的一项短板。客观而言,山区学校的状况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比如,山区学校生源流失后,受生师比限制,面临着“超编缺员”的矛盾,一门课只有一名教师,甚至一名老师要教几门课。“青年教师走上岗位的前五年,是成长关键期。如果在城区学校,每门课有几名教师,集体参加教研,还有名师工作室的传帮带,但山区教师没有这个学习氛围和保障机制,五年后成长度大不同,进而造成教育差距。”宦溪中学执行校长王世德说。

城乡学校一体化改革,正在破解这一难题。杨佳松介绍,一方面,按照政策规定,城区优秀教师基于高级职称评聘的需求,要有基层学校的工作经历;另一方面,通过校内人员统筹安排,山区学校教师到城区优质学校的跟岗培训、教研交流等有了机制保障。因此,以往山区教师成长难的问题将得到改变。

“开学时,晋师附二小邀请福建师大教师教育学院余文森院长开展培训,宦溪中心小学21位教师全部参加了,这在过去是没有的,给我们山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陈书明说。

(记者 卞军凯)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市农林水利工会举行“迎五一”职工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