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省非遗传承人陈健:再生性传承让漆艺获新生

省非遗传承人陈健:再生性传承让漆艺获新生

陈健与女儿陈晓凌交流漆艺。

海峡网5月3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梁凯鸿 文/摄)“陈健执著从事漆艺的研究和创作,尤其对漆艺仿青铜器装饰技艺情有独钟,这是我省工艺仿古技法的一项突破。”省工艺美术学会名誉会长郑礼阔的一句话,概括了省非遗传承人、福州漆文化专家陈健在漆艺方面的成就。事实上,他对漆艺的贡献不止于此。

中国文联“山花奖”优秀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陈健的漆画和脱胎漆器作品屡获国内工艺美术界大奖。他的个人传记还被收录《中国民间艺术家名人录》《中国专家辞典》等。

陈健已年过古稀。这几年,他与女儿搭档,把老技艺与新思想结合起来,再生性地盘活漆艺。陈健漆艺工作室被福州市文联授予“福州市第一批文艺名家工作室”。

深耕漆艺数十载 独创新工艺

走进陈健的漆艺工作室,一幅仿古铜装饰的《针刻龙虎斗图》显得与众不同。这幅画,牵出陈健漆艺生涯中一段特别的经历。

陈健于1944年在福州出生,自幼喜好画图。196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州工艺美术学院,其间,又得益于陈子奋、潘主兰等大师的教导和熏陶,在中国画、书法、素描、文史等方面都打下扎实的基础。

陈健回忆,在工艺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为他毕业后进入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做了铺垫。在脱胎漆器厂工作期间,陈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漆画作品。其中,《天安门节日之夜》还被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国际友人。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大量汉代漆器,陈健应邀参加出土漆器的复制工作长达半年之久。陈健说,《针刻龙虎斗图》的灵感来源就是出土棺木上的图案。

陈健调到福州市漆器研究所工作后,开始钻研新工艺来仿制青铜艺术。1993年,他研究的“漆器仿古铜装饰新工艺”通过了鉴定。“古代青铜器用料昂贵且制法极其复杂,用脱胎漆器仿青铜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且作品形象逼真。”陈健坦言,希望这种“以假乱真”的技艺能延续中国青铜艺术的经典。

再生性传承 让漆艺渗透进生活

仔细观察陈健的漆器和漆画作品,多以风景、人物、花鸟为题材。陈健说,他最爱梅花。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的《脱胎漆器(梅艳图)大立盘》,盘内漆画梅花诗意盎然,盘底座图案梅花美妙大方,把梅花的情趣诗化、美化,用作品抵达陈健追求艺术的灵魂。在陈健手下诞生的优秀作品,几十年来不胜枚举。

“我常告诉我的学生,学习掌握漆性是漆艺的关键,作品才会呈现漆和艺构成的天趣人意的艺术效果。”陈健说,漆艺讲求技法也讲究灵性。

现在在陈健的工作室内,可以看到结合了漆艺做成的各类艺术品。圆珠手串、建盏、水杯、花瓶……陈健和女儿陈晓凌合作构思,把漆艺与这些物件加以融合后,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摆放在展示架上。比如,用大漆和金粉修好破碎的瓷盘。

“让漆艺渗透进生活,而不是‘躺’在博物馆。”陈健说,这也是对漆艺的传承,让漆艺“活起来”。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2023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