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海峡网5月6日讯 (记者 曾群峰)今天是立夏,可你知道立夏这一节气的具体时间点吗?5月6日,立夏这一天,福建师范大学黄黎星教授在福州八一七北路福书轩带来了《节气与易学》讲座,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智慧,进一步认识节气,理解自然规律。

一阳来复,三阳开泰,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与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冬至节气是“一阳来复”?立春之际,为什么称“三阳开泰”?节气与易学之间有何奇特的关联?

微信图片_20230507103335

讲座现场 海峡网记者 曾群峰 摄

本期讲座中,黄黎星教授从今年立夏的时间节点开始讲起,立夏,二十四节气列第七,为四月的“节气”(2023年农历癸卯年,因为是闰年,所以立夏交节在农历三月十七)。历书注称:“斗指东南,维为立夏。”这是传承自“观象授时”时代的“斗建”说,而“治历明时”时代,立夏的天文轨迹节点是太阳到达黄经45°。从清初《时宪历》采用定气法至今,天文观测和历数计算的技术手段愈加先进,节气点测算可以达到非常精准的时刻。2023年立夏是在5月6日凌晨02:18交节。

黄教授说,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二分二至”与“四立”这“八节”之一。“八节”又被分为“分”“至”“启”“闭”,《左传·僖公五年》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立春、立夏万物生长,属于“启”。元代吴澄所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万物繁茂而刚大之意。

易学象数体系中的“卦气说”,始于西汉易学家孟喜、焦赣、京房等,东汉诸易家及《易纬·稽览图》等均加以延承。其说融合了易学与天文历法,影响广泛而深远。北魏时期的《正光历》开始将卦气说引入历法中,至唐代僧一行创制《大衍历》,更有系统解说的《卦议》与《发敛术》,使“卦气”成为诸历法的定例,直至元代郭守敬制定《授时历》才排除,但《授时历》后的历书,仍有以历注的形式保留其内容者。

黄教授说,近代易学名家尚秉和先生在《周易尚氏学》中,远承先秦及汉易家之论,以春夏秋冬、东西南北时空等,综论、阐发《乾》卦“元亨利贞”及《彖传》之宏旨,说:“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此释亨义,于时配夏,乾交坤成坎,坎为云为雨,故曰云行雨施。坤为品物,乾入坤,故曰流形。乾施坤受,和而为雨。品物润泽,万物洁齐,相见乎离。亨之义也。”夏之时配亨,立夏,入夏之始,阳气蓬勃,品物咸亨。

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写道:“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此时,秋收农作物播种结束,夏收农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辛勤耕作的人力与阳气弥漫的天工相配合,丰收在望,令人欣喜,“三农”诗人陶渊明此诗,正是透露出这种初夏时节的愉悦。

南宋诗人陆游以节气命名的《立夏》诗写道:“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首二句“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以红色(火,离卦,夏)旗帜插上城门,东君太阳神车驾携青帝(春天)归去,来拟象立夏节气,可谓精妙。“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燕巢新筑成,燕子正欢闹;蜜蜂稀少,因为花已落,果露头。槐树柳树,绿荫逐渐浓密;窗帘窗牖,暑气仍是轻微。但是,灿烂而热烈的夏日将来临了,太阳西斜时,浴澡之后,开始试穿起夏天的单衣了。此诗洋溢着从旖旎之春步入蓬勃之夏的欢快之情。

黄黎星教授表示,从春天进入夏天,按照中国古代五行生克的原理,“木生火”顺势而成。在春天开始的“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经·豳风·七月》)的辛勤耕作之后,由“元”而“亨”,至立夏,可以看到“利”——即“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诗经·大雅·生民》)的夏收乃至秋收的成果了。立夏是立春之后的第二个“启”的关节,是欢欣愉悦、充满希望的节气。把握时机,努力奋进,辛勤工作,耕耘不辍,天人孚应,顺天而为,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正是立夏节气给我们的哲理启示。

黄黎星教授,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易学研究所教授,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易学联合会学术委员、“河洛文化与民族复兴”国际研究院学术委员,敦和基金会经学资助专家委员会成员。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