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疫情原因,不少人在家宅了大半年,疫情稳定了,但因为长期不动引发的毛病又增多了。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诊的血栓病人同比增长10多位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宅”出毛病的青少年,年纪最轻的病人只有14岁。

10月13日是全球第七个“世界血栓日”,今年的主题是:栓不住,动起来。为提高公众对血栓的认知,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科学面对血栓形成这一沉默的杀手,今天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多科室联合举办了世界血栓日义诊及科普宣传活动。

疫情期间不少年轻人“宅”出血栓

最小的才14岁

血栓性疾病涉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预防和治疗也涉及多个科室,今天上午,来自福建协和医院医务部、药学部、血管外科、呼吸科、血液科、骨科等科室的医生联合义诊。前来咨询的大多是老年人,但也不乏年轻人的身影。

30多岁的小张是个体户,每天从早到晚坐着看店,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之前,他就得过静脉曲张,今天,他来咨询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官云彪告诉小张,静脉曲张是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所以他建议小张从现在开始白天最好穿医用弹力袜,以免病情进展并发生血栓。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诊的血栓病人同比增长10多位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宅”出毛病的青少年。

今年3月,14岁少年连续打游戏十多天后,双下肢静脉和腹部大血管形成血栓;还有一天连续5个深静脉血栓联系血管外科治疗;8月份还有一个16岁少年宅床上连续玩手机三天,下肢长满血栓,蔓延到下腔静脉形成巨大漂浮血栓,危及生命。

“一旦形成血栓,后果非常严重!”血管外科主治医师薛明解释,血栓是在动脉或静脉中形成的血凝块,包括动脉血栓栓塞(如脑卒中、心肌梗塞)和静脉血栓栓塞(VTE)。一旦形成血栓,可阻碍或堵塞正常的血液活动,甚至可能脱落随血液转移至人体某个器官中,堵塞器官的血流供应,后果非常严重,甚至会导致死亡。

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林琼介绍,深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液转移至肺部,形成肺栓塞,可能迅速导致死亡。肺栓塞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咯血、胸痛、心跳加快、头晕或失去知觉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有可能是患上了肺栓塞,务必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病因

做到这三点,预防血栓发生

福建协和医院医务部部长吴勇介绍,在整个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VTE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病因,高达60%的VTE发生与住院相关。VTE的发病特点也决定了其防治工作需要全院、多学科共同进行配合。

静脉血栓是可以预防的,主要可以依靠:

1、适当运动,久站、久坐1~2小时后,应注意活动;

2、弹力袜、足底静脉泵等物理预防方式;

3、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来预防血栓的发生。

需要提醒的是,度过急性期后,复发风险仍很高,应至少抗凝3个月以上。所以,患者切记一定要遵医嘱,不要擅自停药。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全国高校AIGC数字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研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