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根据全国国有林场改革最新情况通报,我省改革方案印发率、改革完成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等四项指标均为100%,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国有林场改革:“绿色兵团”再出发

海峡网5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毓健 张辉 方炜杭)

5月19日,雨后初霁。29岁的林月华踏上泥泞山路,沿途查看幼林抚育现状。移动护林巡护终端显示,这个下午,他行经欧坑、石梅山、五指山,徒步近8公里。

三年前,国有林场改革启动后,林月华从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场部,来到40公里外的丰面桥工区,负责万亩松林管护。不久后,工区易名为管护站,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为保护生态优先。“2500亩马尾松纯林套种上红椎、木荷、闽楠等阔叶树种,林分结构得以优化,生态功能不断强化。”

少砍树、多种树、种好树,在这个年轻的务林人眼里,国有林场理应走在前头。

福建国有林场改革伊始,便认准目标:推动林业发展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

走过一个甲子,能征善战的国有林场“绿色兵团”,满怀豪情又出发。

回归生态本位——

多种树,少砍树

国有林场,建于曾经的荒山秃岭之上。

1957年,福建掀起大办林场热潮,一支万余人的林业大军,挺进江河两岸、水库周边、风沙前线等生态脆弱区,绿化荒山。

“大家住破庙、睡牛栏、挤通铺、战荒山、吃地瓜、煮野菜,劈山造林播种万顷绿。”86岁的将乐国有林场退休老场长张影还记得,1958年4月8日,部队转业干部、林业院校毕业生、鹰厦铁路工人、福州知青等数百人组成的“绿色军团”,奔赴金溪两岸,历经两次造林大会战,“几代林场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绿了荒山,白了头发”。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国有林场在绿化八闽、改善生态、木材产生、科技示范等领域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无法摆脱“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的尴尬局面。

“虽为事业单位,却实行企业化管理,缺乏明确的支持政策。”省国有林场管理局综合科科长陈良昌说,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任务,但长期依赖木材经济,面临资源管理弱化、基础设施落后、债务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等问题。

改革,直面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

2016年,我省印发《福建省属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福建省县属国有林场改革指导意见》;次年,《福建省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出台,成为全国最早完成国有林场立法的省份。

这轮改革的首个关键词,便是明确身份、确定属性。

“全省省属国有林场主要功能定位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提供生态公益服务。”省国有林场管理局局长林萍说。经过整合优化,全省国有林场数量从235个整合为129个;其中省属国有林场从106个整合为84个,且全部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编制总数则从8740名核减为6044名。

目前,全省省属国有林场事业经费由2016年的每年5717万元增加到每年16428万元,其中省财政从原来每年给950万元增加到每年1亿元。

财政输血,让国有林场不再苦于“找饭吃”。

当前,全部省属国有林场职工都纳入了“五险一金”范畴;场部道路均已实现硬化,工区涉村的林区道路全部纳入当地规划;住房、饮水、用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将乐林场,职工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7.78万元提高至2018年的9.3万元。

少了后顾之忧,便能心无旁骛地培育森林资源。

“首先挖掘绿化潜能。”白砂林场场长邹秉章说,白砂林场80%林地位于汀江流域上游、国(省)道和高速公路、乡村两旁,被誉为红土地上的绿色明珠。为放大生态效应,林场利用种苗、技术等优势,通过合作造林、租赁林地造林、受让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扩大绿化面积。

上杭县蛟洋镇华家村林业大户华彩锋,从中都镇田背村流转3370亩林地,但苦于营林技术滞后,效益有限。去年6月,他与白砂林场签订合作造林协议。按照协议,林场负责清山、整地、苗木、定植、抚育、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华彩锋则负责支付村集体和林农林地使用费。生产木材所得利润由林场与华彩锋按7∶3的比例分成。去年,通过合作经营,白砂林场增加了1万多亩林地经营面积。

数量提升,质量也要跟上。

“我们采用良种育苗,一级苗上山造林达95%以上,不断提高单位产量。”白砂林场副场长吴家新说,为优化林分结构,白砂林场加大阔叶林营造力度,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林下套种阔叶树,形成复层林、异龄林等多元生态格局,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同时,林场还建立完善森林火灾防控和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体系,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数据显示,改革以来,全省省属国有林场增加森林面积37万亩,增加森林蓄积量804万立方米,年度商业性采伐均减少20%以上,其中2018年同比减少30.3%。

创新体制机制——

齐聚力,种好树

身份明确了,经费有着落了,国有林场没了后顾之忧,但是否会因此陷入吃“大锅饭”的怪圈?积极性如何调动?

创新活化管理与经营机制,是国有林场改革的又一关键词。

“我们致力于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更多机关干部下沉到一线,避免‘林场机关化,工人干部化’现象。”龙岩市林业局局长张田华说,为促进林场职工想干事、干成事,林场不断完善人事工资制度,通过调整内部考核分配机制,实现多劳多得,同时将职称评聘政策向林场倾斜。

去年,林月华被提拔为白砂林场丰面桥管护站副站长。一线管护工作艰苦,他却从中找到了务林人的价值。下站伊始,林场启动林分修复项目,选择马尾松纯林套种红椎、桢楠、木荷、米老排、闽楠等阔叶树种,以优化林分结构,提高其抗病害能力。几年过去了,丰面桥的2500多亩混交林郁郁葱葱,作为参与者的林月华倍感自豪。现在,他还主动参与林业科研项目攻关。

导入社会化服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断提高国有林场生产经营效率。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超级知识助手”来了,科大讯飞发布首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