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苏区广泛开展扩红支前突击运动,广大苏区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大力支援前线,是中央苏区的扩红支前重点县,也是诞生红军的故乡,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

总人口13万多人,每10人中就有1人参加革命……1929年3月至1934年10月,宁化苏区动员组织了1.37万人参加革命,每3户就有1户是烈军属,是福建中央苏区县中参加革命人数最多的县之一。

在开展支前突击运动中,1931年春至1934年秋,宁化共筹集粮食950多万斤、苏区货币近54万元以及大量银元、布草鞋、被装、军衣支援前线,组织了2万多人次的担架队、运输队担任支前后勤保障任务。

勒紧裤带援军支前

5月27日,宁化县石壁镇立新村的禾口区扩红指挥部旧址。一场小雨过后,这座百年老宅更显沧桑感。

“母亲说,当年红军在屋内开会指挥扩红,屋外架锅煮地瓜稀饭。”今年69岁的房屋主人董元弟,慢慢地推开门。

斑驳的门、残缺的墙,当年这里,曾红红火火的上演着“兄弟同参军,父子齐上阵,夫妻一条心”的感人场面。

宁化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发金介绍说,1929年3月至1933年1月,宁化参加红军主要以主动参军和组建地方游击队、赤少队、独立团为主。

参加红军最多的时候是在1933年2月至1934年10月。这阶段,为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第五次“围剿”,中央多次要求各地“猛烈扩大红军”,宁化苏区掀起了“扩红突击运动”热潮。通过宣传鼓动,广大赤少队员、党团员踊跃报名参军,赤少队整排、连、营、团成建制加入红军,参加主力红军多达数千名。

“保卫苏区有责任,禾口淮土比参军,禾口扩红一千个,淮土一千多两人。”这首《禾口淮土比参军》的歌谣是当年真实写照。仅1933年9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一个半月完成扩红任务2000余人,涌现出淮阳、禾口两个扩红模范区。

当时,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阙继明专程前往淮阳、禾口两区,授予“我们的模范区”金字光荣匾。上杭才溪等地派出100多名代表专程前往学习扩红经验。

中华红色文化的福建版图上,宁化有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红色文化的福建版图上,宁化有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

位于宁化城区北山的宁化县革命纪念馆,苍柏凝翠。馆里珍藏的各种支持苏区经济发展的票券,向人们讲述着当年宁化人民“千担纸,万担粮”支援前线的故事。

“当时男人上前线,为了完成生产,鼓励女人放开小脚学耕田。”馆长陈端说,1934年,全县开荒六七千亩,当年宁化苏区成为福建省种油菜最多的苏区县。

宁化支援前线的粮食有多少?展览馆中的一组数据让人有了更直观的感受:1934年3月,宁化全县收集谷子3万多担。6月,宁化筹集7480担,超额完成2480担的任务。同年7月,宁化在半个月内又收集了3.4万担粮食。

“借谷不要谷票,不要政府归还。宁化人民还热烈购买公债,支援前线。”陈端说。1932年,中央执委发出训令,分配宁化苏区一期1万元、二期7000元“革命战争”公债,宁化如期完成。1933年,宁化苏区完成了20万元经济建设公债和8万元合作社股金筹款任务。

敌人封锁严密,宁化苏区自力更生,办起了各种手工业合作社(厂)。如禾口、淮阳、武层联合办起了铁器生产合作社。中沙、南城堡利用当地资源办起生铁生产合作社。长宁300多个纸业作坊恢复了生产。在湖村田螺寨建起了兵工厂,在安远和宁化县城建起了被服厂。这些物资,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

在中央红军长征前最为艰难的岁月,宁化人民筹集粮食950多万斤、钱款近54万元等物资支援前线,受到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的多次表扬,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

创新创业,薪火相传

昔日的“苏区乌克兰”,在敌人的封锁下,武器、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今日的宁化人民,依然传承不畏艰难困苦的创业精神。

作为全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3年前,革命老区宁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720户22756人。宁化县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一年多来,宁化群众生活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宁化创新实施了“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围绕“人往哪里去”,着力开展产业扶贫。县里加快培育和发展白色家电制造、矿产加工、特色食品、轻纺服装和新兴产业“4+1”重点产业,让部分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在本县就近就业增收;鼓励扶持贫困人口发展河龙贡米、薏米、油茶、茶叶、水稻制种及客家小吃等特色产业,帮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这场扶贫攻坚战役中,宁化县取得了阶段性胜利。2014年全县脱贫1778户5513人,2015年脱贫1585户5778人。昔日贫穷落后的宁化县,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大步前进。

受区位、交通、资源等影响,工业一直是宁化发展的“短板”。 上世纪90年代末,宁化工业总产值不到全市的1%。近年来,宁化县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2014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00.6亿元,增长15%,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幅居全市首位。

喷涂、安装、搬运……连日来,在宁化月兔高效节能空调生产项目现场,工人正在加紧生产空调。该项目总投资17亿元,开创了三明市白色家电生产的先河,填补了我省空调整机生产的空白。以月兔空调为龙头,宁化将建设家电产业集聚生产基地,打造百亿白色家电产业园。

红土地春潮涌动。从一组数字,我们可以把握宁化的跳跃发展:去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0.8亿元,增长9.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36亿元,增长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万元,分别增长9.7%和9.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42家,比2010年增加30家。

中华红色文化的福建版图上,宁化有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永宁高速已经建成通车,浦梅铁路、兴泉铁路开工在即。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宁化县委书记余建地对发展前景信心满满:“中央苏区精神和客家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宁化人民的血脉中,我们将以此为动力,建设富裕、美丽的新宁化。”(项裕兴 刘才恒 俞祥波 文/图)

弘扬铁肩担当精神 

中华红色文化的福建版图上,宁化有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土地革命时期,宁化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中央苏区提供大量给养和后勤保障,是中央苏区的粮仓、重要兵源地、战略支撑点。

采访中,一组组数据、一件件票证、一条条标语、一个个讲述……让“中央苏区乌克兰”的美誉和荣耀,在笔者眼中显得更加生动鲜活:这是宁化苏区人民,在革命艰难困苦时期用热血和忠贞谱写的铁肩担当的奉献之歌,是经过淬炼的红色激情,是从上世纪一直唱到现在、并还将一直唱下去的奋起之歌、富强之歌。

当年,每10个宁化人中,就有1个参加红军;长征途中,平均每前进10公里,至少有3位宁化籍红军战士倒下。为什么宁化人民能作出这种牺牲、能如此坚贞?宁化是客家祖地,客家先民辗转来到这里,开疆拓土,身上流淌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美好生活永不停歇的追求。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让宁化人民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为此,他们前赴后继,不畏艰辛,不惧牺牲。

今天,“路隘林深苔滑”的宁化,已发生巨变:路畅通了,农业在转型升级了,工业正在崛起,精准扶贫的推进让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全县一片红”的优良革命传统、不惧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已经深深融入脱贫致富工作和现代化建设中。

最近,宁化县正通过全民阅读活动来助推“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知晓宁化的红色革命历史,深入了解 “中央苏区乌克兰”的光辉篇章,感受那段历史的激情澎湃和铁肩担当的精神力量。这必将给宁化人民带来更多的自豪感、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宁化的发展步子也将迈得更加坚实有力。(项裕兴)

责任编辑:郑梅钦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国网福建服务中心:启动党建“三级联创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